提到大设计,也许第一时间你会联想到那些与美及艺术相关人或事,或许更会想到史蒂夫·霍金的“大设计”学说,因为他的黑洞理论及关于宇宙的新发现曾吸引过无数的科学爱好者及对人类密码充满好奇的伙伴……回归原点,走近你我所认知的设计世界,它关乎于艺术、生活,关乎于美、创作、未来,甚至关乎于成长!它就是我们好奇并向往的大设计世界!

他的画第一眼望去,有一种迷离神秘之美!绘画里的主角都是光头美女,他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创作符号,传递了对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的思考!画面中的光头美女,或忧郁沉静或妖媚动人,或活泼绽放或迷离性感,似乎每个人都在叙述着自己的故事…… 看似千人一面的光头造型,但是每个头像背后都藏着一个独立的灵魂!这样一个创作独特,艺术表现夸张大胆的背后,是一个善于思考,个性谦和的人!

他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院,正赶上中国当代艺术潮,在校期间,他就成为中国卡通一代艺术流派创始人之一,是该流派代表性艺术家。早期曾创作生活于北京、广州。近年,驻留深圳。反映当代女性人文思想的巨幅作品《夜宴》(长18米,高1.2米)曾引起市场强烈回响,他的《十二金钗》《大消耗》《踏春图》也是他代表性作品。

他的光头美女元素的演变,始于他早期对飞天壁画的迷恋,在不断的追逐中他找到了自己创作方向,逐渐形成现在的绘画风格。他的创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秉持着对当代艺术独特的理解,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信伴随时间推移,他的作品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价值思考!

他就是大设计本期推介艺术家、中国卡通一代艺术流派创始人之一——田流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流沙

1970 年出生于广东普宁市

1994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中国卡通一代艺术流派创始人之一

该流派代表性艺术家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广州/深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展

2021年《独步艺坛-田流沙油画巡展》(深圳 华影艺术馆)

2021年《田流沙艺术巡展——顺德站》(顺德 德胜美术馆)

2010年 《流沙的晚宴—田流沙画展》(北京 红子兰画廊)

2009年 《美术史中的进化论——田流沙画展》(深圳 格丰当代艺术馆)

2008年 《懒美人—田流沙画展》(韩国/首尔 ZeinXeno 画廊)

2008年 《懒美人—田流沙画展》(北京 三尚画廊)

2008年 《夜宴—田流沙画展》(北京 红子兰画廊)

2006年 《田流沙个展》(广州 原子空间)

2006年 《田流沙个展》(上海 收家藏画廊)

2004年 《广东美术笔组画廊田流沙画展》(广州 笔组画廊)

2004年 《枕木吧田流沙画展》(广州 枕木画廊)

2002年 《广州枕木画廊田流沙展》(广州 枕木画廊)

2003年 《麓湖之旅,田流沙飞天画展》(广州 麓湖高尔夫俱乐部)

2001年 《广东美术馆笔组艺廊田流沙画展》(广州 广东美术馆)

1995年 《巴黎田流沙油画展》(巴黎 博尔思盖画廊)

1994年 《西海岸个田流沙油画展》(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展

2010年 艺术北京(北京)

2009年 《领先,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北京 当代美术馆)

2009年 《釜山国际造型展》(韩国釜山)

2009年 《唤醒未来,后艺术展》(北京 上上金宝画廊)

2009年 《美术史中的进化论——“文化新美学”艺术精品大展》(深圳 格丰当代艺术馆)

2008年 《非常印象——2008中国后生代油画作品展》(北京 你画廊)

2008年 《非常印象——2008中国后生代油画作品展》(深圳 格丰当代艺术馆)

2008年 《意识流——田流沙、王念东作品展》(深圳 格丰当代艺术馆)

2007年 《田流沙、王皆、肖虎三人展》(北京 左右美术馆)

2007年 《左右美术馆艺术北京外围展》(北京 左右美术馆)

2007年 《宋庄制造艺术大展》(北京 上上美术馆)

2007年 《原点—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格丰当代艺术馆)

2005年 《广州非保存 2005 凌晨现场》(广州)

2005年 《英国伦敦 LOVE2005 艺术大展》(伦敦)

2005年 《中国广州“ A-one” 中日韩艺术展》(广州)

2005年 《深圳本性难移艺术展》(深圳)

2005年 《昆明创库“南方生活”艺术展》(昆明)

2004年 《广东青年美术大展》(广东)

2004年 《深圳近墨者黑行为艺术展》(深圳)

2004年 《韩国大邱“ A-one” 中日韩艺术展》(韩国)

2003年 《广州逸香阁画廊飞天画展》(广州)

2002年 《中日行为艺术节》(广州)

2002年 《各行其道中国现代艺术展》(广州)

2001年 《第二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成都、乐山、彭山)

2001年 《第六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北京)

2001年 《游戏时代图片展》(广州)

2000年 《卡通一代网络展》(广州)

2000年 《 copy 》 行为艺术展 (广州)

1999年 《china46 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上海、墨尔本、纽约、 巴黎、台北巡回展览)

1999年 《广东后生代艺术展》(广东)

1999年 《广州 第二回经验展》(广州)

1998年 《卡通一代第三回展》(广州)

1998年 《都市人格展》(广州)

1998年《艺术与社会》(深圳)

1997年 《卡通一代第二回展》(广州)

1997年 《广州第一回经验展》(广州)

1996年 《卡通一代第一回展》(广州)

1994年 《中国第三界当代艺术文献展》(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览会

2011年洛杉矶艺术博览会(美国 洛杉矶)

2011年 台北新艺术博览会(台湾 台北新北市)

2010年 艺术北京(北京 农展馆)

2008年 艺术北京(北京 农展馆)

2008年 中国艺术博览会 (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2007年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

2007年 广州艺术博览会(广州 交易会展览中心)

2006年 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1999年 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海 国际展览中心)

1996年 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1994年 中国艺术博览会(广州 交易会展览中心)

《夜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是一种带有灵性的人生体验,它是艺术家自觉地情感表达。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当你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以后,技巧已经不是追求的目的了。也就是说,技巧只是手段,而重要的是人生的体验和追求,悟性和灵性,决定了艺术的高度。艺术家应该善于发现,敢于表现,他最真实的情感。

——田流沙

《大消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特的艺术审美,是艺术家立足之本。艺术史就像一条大河,它是由许多个性审美汇流而成,艺术内在规律和审美经验的延续。艺术表现的唯一性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新的艺术形式是个性审美的建立和个性艺术表达的完整性体验,一个独特审美和思想的完整性融合。艺术个性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家的悟性和修为。也就是说艺术家对传统的认知和超越,和对当下潮流引领的建构。

——田流沙

《十二金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也在变化,艺术的时代性也就越来越突显。艺术史地推进和发展,就要求艺术家必须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善于发现“时代之美”。毕加索说过,“艺术的创新在于发现”。艺术创新不是在搞发明创造,它有着内在的规律。艺术是个体生命的形式表达,同时也是时代审美的结晶。脱离了现实的艺术创造那只能是孤芳自赏。艺术是一种体验,它追求内心的“真实”。当你充满了好奇心,善于发现,具有着超前的意识,你就可以引领时代的审美。

——田流沙

《踏春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光头美女,穿越时空,跨越千年,她是来自盛唐的飞天。我们一谈到盛唐,满满的自豪感,那是盛世的情怀。我喜欢描绘女性,我喜欢女性的性感之美,她不堕落,她有一种慵懒的情思,那是一种富足的表现,和对盛世的期待。或许,这正是时代的审美,她个性张扬,自我而不猥琐。我们背负着一百多年的耻辱感,正在此慢慢地消逝,这正是我们面临的时代,我们又重新在我们的传统中去寻找文化的自信。所以,我的美女们,我的梦中情人们,她们的忧郁,她们的每一个沉思,都有着诗性之美,在神秘中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田流沙

《百美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莫名的愉悦美感冲动,神秘的诱惑,将刺激你荷尔蒙的分泌。我们仿佛进入了东方的“阿凡达”的神奇世界里,她们表面上看千人一面,实则千姿百态,各有韵味。她们似我非我,似佛非佛,她们的慵懒,淡定,优雅而略带有一丝丝淡淡的忧思,仿佛是你也仿佛是我,在等待我们的对号入座,这就是田流沙的独特艺术创造的魅力所在。

——田流沙

其他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它有各种可能性。它不在于追求命题的唯一性,而是会随着观众个体经验、知识结构的差异得出不同的解读。

——田流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间画画者多,自称为画家者更多,而真正能被世人尊称为“画家”者少。真正能成为“家” 者,必须有独到的语言和见解,尊师模仿者,只能算是画画佬。技能不是艺术,善于发现个体经验并善于表达者才是艺术。

——田流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这里面有一个尺度的问题,就是艺术家的个体生命和时代审美相互融合。艺术的审美有着她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达,这无疑也催生着艺术的独创价值。

——田流沙

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天”,撼动我的灵魂

我喜欢上敦煌飞天壁画,是从它色块风化脱落所产生的斑斓色彩开始,慢慢地发现它对东方女性美感独特的塑造,我的灵魂被震撼了。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对艺术品的“再创造”所产生的永恒的艺术魅力,使我对敦煌飞天的“再创作”产生了无可抗拒的兴趣。由于“自然力”对艺术品的再创造,使原来敦煌壁画的神秘感更加地“神化”了。对于画者的我必须对已经模糊了的形象进行想象、 揣摩;斑斓的、自由的超出常规色彩 变化又为我提供了无所拘束的表现画面的可能性, 我可以近乎涂鸭式的、发狂地让我的 色彩、油墨、水在我的画布上撒点野,我的思绪也同样地随着我的画笔和色彩去撒野。在作画的过程中,可以把我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的天性得到满足,也可已让我超然物外的性情得到释放。敦煌飞天在空中飞翔的飘逸感、超然物外的视觉形态,让我在作画的过程中的心灵体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田流沙

诗性的线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是一种修为,是人生的修炼,唯有兢兢业业,唯心所欲,无所拘束才有所作为。艺术很难,难于上青天,因为同在一条道上,你会很茫然,不知所谓。故艺术无法教,只能自己悟,当你在艺术上试图去寻找标准答案时,那么,你会很绝望和失败。艺术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才成就了艺术史自身。人生的修炼,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堂,而在尘世。人生修炼如此,艺术的追寻之路也如是。在纷繁尘世中坚定信念,不为旁观者所误导,方能自成一格。世间之美好多,唯独有着独立人格之“美”却不多见,艺术之高下,只能用心去悟。

——田流沙

尘世神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尘世神光,一个孤独的灵魂,在世间漫步。尘世的污浊,是一种警示。

——田流沙

流沙造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沙一世界,流沙是我,我如流沙。我只是尘世中的一粒沙,渺茫而微弱。我只有与世不争,微弱的藏匿于世,才可以尽情地做好自己的事。所以,对于社会上的好多规则,我都是很弱智的对待。我只沉迷于自己认知的艺术世界里。艺术路劲如人生,既有大道和也有小径。大道平坦康庄,但人头涌涌,人云我云,虽有前人鲜花铺路,时有喝彩,也难以鹤立鸡群,并容易迷失其中;小径虽荆棘曲折,可处处新奇,你会时有惊喜发现。艺术之路,不管你是走大道还是行小径,大都殊途同归。艺术史,就是这样叠加,铺垫出来的。

——田流沙

臆像水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文化景观丰富之人,他笔下之画是有品格的,画不仅仅是花里胡哨的漂亮、好看那么简单,画是有品格的,才能耐人寻味。也就是说,有独特的文化品性,作品才更耐人寻味。画一张画和欣赏一幅画一样,是有高下之分,品味之别,曲高往往和寡,但它在山之巅,是让人去仰望和神往的。

——田流沙

肖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需要有独创的精神,生活要有品质的个性追求和艺术的想象。这是一种期待,也是对日复一日乏味生活的精神超越。

——田流沙

早期作品

人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上人
理想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空间
迷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迷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通新人类

支撑一个艺术家的个性发展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是认知的问题。艺术家,有的则重视情感或情绪机能,或多或少都着重于个人生存的社会环境。

——田流沙

田流沙的自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流沙的自画像
发廊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廊女孩
生活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的焦虑

“异化”“天才”“疯子”“他者”等类似的词语成了艺术家的刻板印象。我们绝不是假定这些特性是天生的,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是例外,不过,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这些特征是有历史根基的而非普遍永恒的。

——田流沙

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都市里,当我们进入一个高大上的现代写字楼大堂,能体验到一种个性化的艺术感受;当我们到一个私人会所和高档餐馆就餐,不仅仅有精美的美食还有独特的艺术体验,那是何等的高大上。艺术对公共消费空间的赋能,不仅仅提升了我们艺术的品味和想象,同时也增加了对生活的热爱。

——田流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似我非我、似佛非佛

在物欲横流、利益争斗不休的社会语境里,以“佛”的心态处之。

好多人看我作品后,和我交流。他们的问题之一就是,光头的形象代表什么?是不是在画我自己?还是在画佛?在我的作品里,我总是在描述这种感觉:似佛非佛的感觉。当代人置身于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怎样才能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和泰然的舒心感?那么,以佛的处世心态来对待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你将有一种舒心的感觉,看淡一切的功利与物欲的占有,对发生的一些矛盾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衡量,你将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舒心感,人世间的各种争斗和烦恼也将离你远去。这,我既是在描述我的一种处世的愿望,也在描述我内心的世界。再者,东方人的特有的精神上的特性,就是“佛性”在心中。在当代社会高度的发展与物质充裕的世界里,在自我占有欲地膨胀中,人自身和人与外界的困惑会是使人的精神世界高度的紧张和处在失控的状态,人的“佛性”正是一种“良药”,使我们精神上更趋于平淡些。

在我的作品里,具有‘佛性’的时尚现实中的人,他们在寓意一个和谐世界的将来。东方的崛起,不仅仅是物质创造的崛起,也是东方精神力量的崛起,它将会在全球的人类社会发展上从一种边缘的状态演变为一种主导的地位。

——田流沙

总编:周余萍

内文:周上琪 田流沙的艺术观点

编辑:陈鑫涛

素材:田流沙网络

策划:大设计总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