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大授衔仪式,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因此令中央方面极为重视此次的活动。但是由于战争时期,立下战功的将领过多,所以参与授衔的人员也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根据各将领的功劳进行分析,从而确认为他们授予怎样的军衔。由于元帅和大将的军衔过高,所以筛选工作并没有并到总干部负责,而是由中央与军委开会研究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人保障授衔的绝对公平,会对每一位将领的功劳以及过错进行严格筛查,同时还要考察他们的资历,确认是否拥有与军衔相匹配的资历。十大元帅的评选,显然要简单一些,虽然军衔高,但是能够满足元帅资历的人并不多。但是到了大将这个军衔,能够满足的人员就要多很多,在1954年中央与军委研究得到第批大将授衔人员名单,拟定11人作为候选人员。

其中红四方面军在这份名单中的,仅有李先念一人,而他能够进入这份名单,完全是因为他的能力出色。作为1928年就加入红四方面军的李先念来讲,他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担任要职,先是担任第30军政委,后续又出任湖北军区政委,因此他在当时被定级为军委委员。按授衔的评选标准来讲,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可以担任元帅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达到军委委员级别的李念,自然是大将军衔的最佳人选,如若由他被授大将军衔,对外会更加具有说服力。但是随后中央给出新的指示,所以到地方负责具体事务的干部,是不可以再参加授衔的,显然李先念正好处于指示的规定范围当中。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先是在湖北财政经济工作上面取得成绩,后续又担任财政部长之职,其工作与部队已经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这样的情况下,显然他已经是负责具体事务的干部,自然也就不能被授军衔,因此令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无一人进入到大将评选的名单当中。当然名单当中的其他人,也有部分与李先念的处境相同,所以11人名单中,仅剩8个名额,这样的情况下如若评选十位大将,就需要将人员名单更新,增加名额后再评定最终的大将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四方面军的另外三位将领,进入到名单当中,他们分别是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同时王树声与周纯全,也因为名单人员不足,进入到名单当中。只是后续主席的一声令下,许世友以及陈再道、王宏坤所在的第二份名单,直接被主席取消,因此最终仅剩王树声和周纯全,还在大将评选的名单当中,也就意味着红四方面军,仅有这二人还能被授大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后续因为周纯全在52年之时,仅拿到副兵团级的定级,导致他级别不足以被授大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战争结束后,长期从事军事教育等工作,不再参与前线作战的情况下,令他的功劳也低于其他大将,最终在大将名单当中,红四方面军仅剩王树声一人。在授衔仪式上面,王树声正式被授大将军衔,他为革命事业做了的贡献,得到中央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