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31日上午9:00《我到新疆去2》纪录片调研培训会在北京市东朗电影创意产业园“天天在线”会议室顺利举办,资深纪录片导演李文举、李晓东、原媛及纪录片摄影师王路做培训分享,20余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编导专业研究生参会。同时,此次分享会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让未能到场的嘉宾和同学积极参与到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到新疆去》第二部将延续此前的风格,以人物奋斗历程为切入点,去还原、记录、展示新疆经济快速发展背后默默耕耘、坚强拼搏的鲜活人物故事,从而助力新疆招商引资力度,赋能新疆经济实现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部与第一部有所区分,在第二部中,人物故事将更具有时代感,更着力描写新疆的经济环境变化与独特的文旅资源,更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产生关联,融入更现代化的元素,并引入电影水准的真实再现。同时,将以更大的篇幅与体量拍摄更多、更多元的人物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我到新疆去》第二部的定位与风格,此次纪录片调研培训会的主题聚焦在“找到那个合适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训会伊始,分享嘉宾李文举导演便点明了此次调研的三个核心问题:“他是谁?他从哪儿来?他到哪里去?”所有的调研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李文举导演强调“调研是给一部片子的拍摄做准备,准备越充分,拍摄越节省时间、精力、资金;调研越准确,拍摄越到位,主题表达得越精准,好的调研更是影片成功的关键”。

另外《我到新疆去》第二部计划拍摄14集,共42个人物,在人物众多的情况下,前期的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围绕此次纪录片的主题——圆梦新疆,李文举导演结合自己的经验,就“调研的内容和调研的方法”展开了分享。

文举导演将此次调研的内容精准地概括为找人物、找场景、找关系、找发展、找故事五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与说明。调研的方法则分为纸上调研、线人调研、田野调研和样片拍摄四个步骤。

但掌握调研的内容和方法还远远不够,在调研开始之前,还要对新疆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文举导演强调,首先我们要从文学形象、政治形象、地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四个方面对新疆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其次,李文举导演以好莱坞最受欢迎的9种人物故事模型为参考,总结出《我到新疆去》第二部需要寻找的6种人物。

紧接着,李晓东导演结合自己的拍摄经历,针对“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人物?合适的人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的元素?”两个核心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王路老师更多以摄影的角度分享了拍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原媛导演围绕“如何找人物”分享了两种进行调研时切实有效的寻找人物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训会进入尾声,老师们的分享引起了同学们深度思考的同时,也让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们与同学们不仅围绕此次纪录片的调研工作进行了交流,同时还细致耐心地解答了很多关于摄影和纪录片创作等专业方面的问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到新疆去》第二部打破新疆“优美风景与香甜瓜果”标签,以真实具体的人物构建出新疆的全貌,从祖国的五湖四海以及从世界各地到新疆的人们,在这里造梦、追梦、圆梦。这里是祖国繁荣发展、经济腾飞的一角,充满潜力与无限的可能性,等待着更多人来探索。

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会的学习,同学们更加能够在后续的调研工作中体悟到新疆独特的人文与风情,跟随《我到新疆去》的圆梦人感受新疆的魅力,用真心讲好新疆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