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在说谎?学生在食堂吃出“老鼠头”,校方却称是鸭脖。
近日,一则“江西某高校饭菜中疑似吃出老鼠头”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传播,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
视频中,一名学生在食堂吃饭时,发现自己饭菜里有一个类似老鼠头的东西,十分恶心,于是便拍下视频,发到网上求证。

随后,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回应了这一事件。
通报称,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该校食堂,但反映内容与事实不符,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了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
通报还提到,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学校开展调查,问询学校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当事学生及相关知情人,并对食品留样进行采样检测。
对此,高新区市场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也表示:“我们分局市场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而那名曝光事件的同学,后面也突然改口,称饭菜中的异物确实是鸭脖。
按照以往,这件事就应该完结了。
然而,市场监督局的处理方式却引发了网友的不满,认为他们包庇了学校,涉嫌违法违规,甚至一些人感觉这种处理方式在侮辱普通人的智商。
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这主要是从爆料出来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异物”中有类似老鼠牙齿的东西,而且有明显的毛发,与“老鼠头”十分相似。
而且从视频中看,“异物”和鸭脖的形状和颜色也都不相符。

有人说,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分清的东西,莫非现在的大学生连老鼠和鸭脖还分不清?
还有网友调侃,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
甚至有人怀疑,当事人为什么突然站出来澄清,这个异物不是老鼠头而是鸭脖,是迫于校方的压力,是怕拿不到毕业证,不得不妥协。
其实,单从这个视频上来看,这个“异物”确实很像老鼠头,上面长线和白条一样的东西被质疑是毛和牙,如果在饭菜里面看到这个东西,实在是让人恶心,也难怪学生和网友们会有疑问。

此外,对于网友们的质疑,还有一点,就是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于此次事件的通报太简单了,通报中说的是,通过反复对比,确实是鸭脖。反复对比,是怎么个对比的?能否出具检查报告?长得像牙齿的地方,到底是鸭脖的什么部位?而那些长长的毛发又是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通报中都没有提及。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不认为网友是针对学校或者相关部门攻击力的,他们只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想要一个确切的答案。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调查的流程和公布的内容不够清晰和详尽,也没有出具权威的调查报告。
个人看来,群众信任的辟谣方式,应该是异物检测报告+异物高清视频+解释公众对于“毛”和“牙”的疑问 ,而不是局长出来说句:“我们看过了,那个鼠头就是鸭脖。”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据资料显示,2021年南昌市场监督管理局曾曝光过一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堂存在老鼠问题的情况。当时,学校被联合执法部门责令整改,并对学生食堂进行了彻底清洁消毒,以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此外,还有网友在该校的贴吧里发现了一个2017年的帖子,提到了食堂饭菜有老鼠,看来在这个学校的食堂是惯犯了。
而且还有网友爆料,涉事学校的新媒体中心对学生下发通知,要求学生按照已经拟好的话语模板去新闻评论区留言,并放出了相关群聊内容截图,这再一次激起舆论风浪。

所以网友们难免会多想一些,现在想要平息疑问,还是需要拿出更权威的调查报告才行。
当然,也不排除在送检的时候已经被食堂掉包,质检员拿到手的确实是鸭脖。
也许它真的就是鸭脖,也许真的就是拍摄角度问题,但是,百姓不信官方的通报,就不单单是一个角度问题了。
而是南昌市场监管执法部门疑似滥用执法权,甚至存在错误执法的事情。

最为严重的是,这件事还牵扯到南昌市场监管部门的公信力执法水平,舆论哗然的背后是执法的公正与公信。
想象一下,有一天,当你发现你一直最信任的父母却欺骗了你,你会作何感想?
这件事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单单是红口白牙说了。
没有过程的结果只会让人疑惑,只有把对比现场公布公开,让事件透明化,才能让谣言没有生存的土壤。

其实,笔者更希望是网友们错了,这个异物只是长得像“老鼠头”的“鸭脖”,这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依旧会存在。
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应更加注重食品卫生和安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需要上一级的有关部门站出来再次澄清,否则,公信力会再次受到影响。
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我们期待真相大白,也期待最后权威的调查能够让人信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