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没有我的伊拉克一文不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的最后一天,伊拉克家家户户的电视上都播放着同一个画面。一位身着长袍,满脸胡渣的男人跪在绞刑架面前,静静的等待着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男人缓缓地将头颅伸进绳索之中,随着脚底下木板的打开,电视上出现了一串字幕--伊拉克的噩梦结束了。

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截然是两种态度。一类欣喜若狂,庆祝着男人的死讯。剩下的一种则是扼腕叹息,感慨命运的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身在约旦的中年女人拉加德眼角中缓缓留下了两行热泪,因为电视上被直播处死的不是别人,就是她的亲生父亲--饱受诟病的伊拉克暴君萨达姆。

从2003年海湾战争伊拉克战败之后,拉加德失去了自己的兄长和父亲,伊拉克也因为她是萨达姆之女的身份而排斥她。拉加德甚至不能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亲倒台之后,拉加德重返伊拉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拉加德高调回归,不仅要竞选伊拉克的总统,更是当众和杀害父亲的真凶美国放出不死不休的狠话。

伊拉克曾经的“长公主”想重铸“昨日荣光”,是十年磨一剑还是痴人说梦呢?

“手足相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拉加德·萨达姆·侯赛因在伊拉克出生,她的父亲萨达姆此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政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中东地区的伊拉克有个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女子必须用黑色头巾把脸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当地的女性地位十分低下,萨达姆也对自己的这个女儿不太重视,一直视自己的两个儿子库塞、乌代是自己的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加德从小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也让她在同辈人中熠熠生辉,可这一切并没有让萨达姆重视起她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拉加德十五岁的时候,萨达姆就将她作为了一个政治工具,嫁给了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马吉德家族。

没过两年,拉加德的亲妹妹又嫁给了她丈夫的亲弟弟,萨达姆和马吉德两家亲上加亲,更是给了萨达姆政途上很大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为讽刺的是,拉加德和妹妹全是听从了父亲的意愿,作为一名女性她们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力。好在拉加德的婚姻生活还很幸福,就在亲妹妹嫁过来的那一年,拉加德也为丈夫卡迈勒生下了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的好一个女婿半个儿。在商界翻云覆雨的马吉德家族和政界稳坐总统职位的萨达姆在伊拉克可谓是只手遮天。

拉加德的丈夫卡迈勒和亲弟弟也跟在了萨达姆手下做事,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伊拉克政府部门的高层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女婿还是没有儿子亲,乌代接触到更多伊拉克军政两界的机密,萨达姆完全的是想把乌代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可乌代并不是一个从政的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娇生惯养的乌代成年之后更是跋扈,强抢民女,滥杀平民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如果他爸不是伊拉克总统,乌代都被枪毙八百回了。

卡迈勒知道自己这个大舅哥不学无术,老丈人还偏心他,这就引得卡迈勒心里很是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代虽然平日里浑浑噩噩,但也能看出来自己这个妹夫野心膨胀的很,俩人明里暗里的较劲,政治、利益上冲突不断,随着时间的发酵,俩人之间的关系到达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萨达姆也知道这件事,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没有动作,暗地里还是将马吉德的政界势力给监控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迈勒看着伊拉克的政府姓了萨达姆,也知道大舅哥乌代上台之后,马吉德一家势必会吃不了兜着走,他选择了带着妻儿远走他乡来到了约旦。

卡迈勒临走之前,还将自己所接触到的伊拉克机密文件悉数交给美国政府,让萨达姆和乌代吃了一个哑巴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冷血残酷的“暴君”加上亲儿子乌代的拱火,萨达姆对卡迈勒的怨恨到了无法调解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面上萨达姆告诉卡迈勒,你继续回来为我做事,以前的过错我既往不咎。拉加德也一直给卡迈勒吹着枕边风,卡迈勒还是在萨达姆的怀柔政策下回到了伊拉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事实却没有萨达姆嘴上说的那么美好。卡迈勒一家刚刚在伊拉克落地,拉加德就被萨达姆带走,并且逼着二人离婚。

卡迈勒和马吉德家族的下场更是简单粗暴,一颗导弹直接炸的粉身碎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加德和自己的妹妹都成了寡妇。

她骨子里对丈夫的爱演变成了对父亲和哥哥的怨恨,拉加德固执的认为,倘若没有乌代在萨达姆面前煽风点火,自己孩子的父亲肯定不会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萨达姆家族中的一员,她的性格也受到了父亲萨达姆潜移默化的影响。拉加德的授意下,乌代在驾车出门是遭遇了一场“意外”,此后余生乌代只能与拐杖相伴。

萨达姆也知道儿子的意外必定是拉加德所为,就派军队将她软禁在一栋别墅之中。

“不计前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把目光放到了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可是在世界和平的大环境下,美军只能驻扎在波斯湾地区,蓄势待发。萨达姆却给了美军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八月,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冲突到了不可缓和的地步。在萨达姆的命令下,伊拉克军队在二十四个小时内直取科威特首都,将科威特列为伊拉克的下属管辖区。

这同样也给了美军一个出兵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驻扎在波斯湾地区的美军部队迅速向科威特进发,半年的时间将伊拉克部队全部从科威特境内赶走。在道德层面上处于劣势的伊拉克成了美国案板上鱼肉。

在今后几年中,美国政府背后推动媒体造势,将伊拉克全国定性为恐怖组织。作为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为了维护国家,多次公开场合同美国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脾气的萨达姆还总是对美国政府进行言语攻击,这无疑都是美国政府日后的突破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美国用一管“洗衣粉”为由,认为伊拉克中拥有大规模的生化武器,随后英美联军展开了一场对伊拉克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方军事能力差距极大,美军仅仅以不到五千名士兵的牺牲,就控制住伊拉克全国。也就是在这一年,萨达姆的两个儿子都被杀害,萨达姆也锒铛入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伊拉克乱作一团,拉加德也被放了出来,逃往了约旦。在萨达姆倒台之后,也是墙倒众人推。萨达姆的律师因为害怕惹祸上身纷纷推出了为他的辩护,就连萨达姆家族的其他人也纷纷销声匿迹。

当所有人都极力和“罪人”萨达姆撇清关系的时候,拉加德却站了出来。曾经差点和萨达姆划清界限的女儿,一夜之间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不忍自己的亲生父亲任人摆布,又或许是因为看不得骄傲一世的萨达姆家族被世人诟病,伊拉克曾经的长公主在这时候成为了萨达姆的救命稻草。

但一位从不涉及政坛的女性,又怎么能阻止美国政客们处心积虑的这次行动呢?在伊拉克吃亏的美国,必定会获取更大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还是站上了行刑台上。拉加德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重返家乡”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一向低调的加拉德认识到了权力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03年萨达姆被捕之后,拉加德一直在约旦生活,也正是在这里,拉加德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可在萨达姆被处死之后,伊拉克临时政府将萨达姆放到了通缉名单上面。

好在拉加德的丈夫在约旦有一些小能力,政府出面才免得拉加德被引渡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约旦的这十几年,拉加德开始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不仅接管了丈夫曾经的生意,还做了一名珠宝设计师。十几年的时间里,拉加德手中所持有的财富堪比一些小国家的财政营收。

2017年,拉加德使用了一些“钞能力”才让伊拉克政府解除了对她的通缉。可她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她能合法进入伊拉克的第一时间,拉加德在媒体上宣布:参加2018年的伊拉克总统大选。此时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拉加德身上完全是萨达姆的影子。

这件事情除了让伊拉克国内震惊,更传到了萨达姆倒台的始作俑者美国那里。一旦拉加德上台,不知道这位“疯子”的女儿会做出多么疯狂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拉加德的口中喊着:让伊拉克人们走出水深火热,过上更好生活的口号。她还是不出意外的在大选中落败。

拉加德的政治之路并没有就此终结,她还计划着下一次大选,并且多次在媒体面前为萨达姆洗脱罪行。

伊拉克落得如此境地完全是拜她那位“暴君父亲”所赐。倘若这位“小萨达姆”上台执政的话,伊拉克未来的路又会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