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给予美好思念的寄托,不少诗人都对月亮极其钟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残缺”等等脍炙人口的词句都包含了人们对月亮的赞美和热爱,民间也存在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更是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憧憬。

可千百年来,人们对月亮的探索是少之又少的,月亮在人们的心中也越来越神秘,一直到1969年,人类才第一次成功登上了月球,虽然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地外星球,但也是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突破。

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

2004年1月,中国探月正式开始实施,2007 年 10 月 24 日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10 年 10 月1日,“嫦娥二号”探测器发射,2013 年 12 月2号,“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发射升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完成环绕月球的飞行和探测,第一期探月工程的实现可谓非常的圆满,嫦娥二号的环绕任务主要执行探测功能,除此之外还对拉格朗日点L2和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了探测工作。

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则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它携带的月球车玉兔号在月球的虹湾地区着陆后便开始对月球表面进行探索,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将车辙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 年 11 月 12 日,嫦娥一号运行一年多后获取的数据制作完成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在嫦娥一号轨飞行试验期间,完成了许多月壤厚度测量、氦-3 资源量评估等重大的科研任务。

嫦娥二号在2011 年 6 月9日飞离月球,前往拉格朗日L2点,经过10个月的观测,返回的数据填补了我国对地球远磁尾区域的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的科学探测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三号则首次实现了月球表面的软着陆,玉兔号也在辛苦工作一年后完成了既定的工程目标,而且拍摄了分辨率极高的全彩色照片,提供了这么多年后月球目前状况第一手资料。

嫦娥四号发现了什么?

嫦娥四号发现了什么?

2018 年 12 月 8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12月12日,进入环绕月球运转的轨道。直到下一年的1月3号,嫦娥四号才在月球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功着陆,这也是人类的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1月 11日,嫦娥四号就传来了捷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一步。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同时,还成就了人类首次与月背的测试通信,是人类探索月球历史的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月球背面的冯 · 卡门陨石坑附近开始其第36个月昼日的工作时,在其北边约80米处的地平线上发现的一个立方体形状的神秘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上的所有岩石时时刻刻都会被风化,甚至受到不断地撞击和热循环,之后分解为大大小小地球形岩石,但是这个神秘物体却酷似一块石碑,又像一个石门,网友们纷纷都说这一定是外星人的遗物,它太突出了,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毕竟看起来它方方正正,且做工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玉兔号航行到这块岩石附近,并对它和周围的岩石和土壤进行红外光谱成像后,分析出了它的成分和具体来源。科学家推测,这块岩石的特征表明它还很年轻,刚形成没多久。它是在许多陨石撞击中表面物质被吹走后暴露出来的地下岩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玉兔号还在陨石坑中发现了一种看起来微微发亮并感觉黏糊糊的物质,网友们都称这种物质为“凝胶状物体”,它着实看起来像凝胶,实际上它非常干,其中不存在水分,可以说与凝胶是没关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球上也能够找到自然形成的类似物质,是火山中的碳渣,与其结构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月球遭受陨石撞击后,使其拥有了与地球火山相似的高温高压,因此融化了陨石坑周围的陨石和角砾岩,冷却凝结才形成了玻璃状物体。

最后,人类对太空探索地脚步只会一往无前,将耐心和科学的智慧播撒在月壤以及银河中,相信不仅仅是月亮,宇宙中的其它奥秘也将逐步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