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第一,刘春霖!”宫殿之上,慈禧太后笔杆落下,1904年的科举考试至此落下了帷幕。
她将刘春霖科举殿试试卷交给了一旁服侍的宦官,随后起身离去。
刘春霖莫名其妙捡了个状元,谁承想命运跟他开了个大玩笑,没多久大清就亡了。
大清最后一位状元郎刘春霖,在经历了“末代科举”以后,他在民国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呢?
1872年,刘春霖出生于河北肃宁县的农民家庭。因为家道贫寒,为了养活刘春霖兄弟俩,父亲先后在济南、保定知府衙门当差,母亲则在知府家里当女仆,平日里任劳任怨做些家务活。
所以,刘春霖6岁时就被送回老家,成了当时的“留守儿童”,此后寄居在伯父家里抚养长大,父母亲偶尔回家探望一次给一些生活费,8岁时进入私塾学习。
刘春霖从小就十分的懂事,他明白父母维持生活的辛劳,所以也格外珍惜父亲给自己的这个进学堂学习的机会,他刻苦认真、勤学好练,在学堂里的成绩一直都是最优秀的,当时的私塾先生非常喜欢他。
父亲看到自己儿子这么的争气,也非常的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要倾尽全力培养儿子的决心。
1885年(光绪十一年)己酉科中,刘春霖考中拔贡生,哥哥刘春堂考中秀才。
这之后,兄弟二人一起进入到保定的莲池书院进行学习。在这里,哥弟俩进行了十余年的苦读。
由于二人既有天分,又踏实肯学,深得一众师生的喜欢,就连莲池书院的院长吴汝纶也对他们颇为赏识。
1904年,在院长吴汝纶的建议下,刘春霖背上行囊,走上了进京赶考的道路。
这一年的7月,迎来了刘春霖期盼已久的殿试。
当时与刘春霖在一起的除了众多才华出众的学子之外,还有一人,此人便是来自广东的朱汝珍。
朱汝珍不止才华过人,且字迹清秀,文字写得也是行云流水。殿试结束之后,主考大臣将入选的试卷逐一排列好顺序,呈交慈禧太后。
朱汝珍的卷子却引起了慈禧的反感。朱汝珍是广东清远人,慈禧看到“广东”两字想起了广东革命军和广东籍的洪秀全,以洪秀全、孙中山为首的广东人试图推翻清政府,孙中山还自诩是洪秀全第二,这两个人让慈禧吃尽了苦头。
接着慈禧看到“朱汝珍”三个字更来气了,这个“朱姓”,那满清便是夺得朱家的王朝,整个满清自从多尔衮入关,到溥仪退位这268年的时间里,“反清复明”的声音一直都没有消停过,八旗子弟在汉人看来就是一群“鞑子”。
“珍”字使她想起了光绪的宠妃——珍妃来了。
原来在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南逃时,由于珍妃不听话顶撞慈禧,慈禧一怒之下命太监把珍妃扔进井里了。
此刻排名第一的卷子被她给扔了,就只剩下排名第二的了,慈禧一看名字,刘春霖。
“春霖”二字,其实便是春雨的意思,恰好光绪三十年,数月不降一滴雨,民间早已干旱成灾,民不聊生,这“春雨”二字来的可是好啊,这个名字堪称是一个吉兆。
再者刘春霖出生于肃宁,隶属河北,地势上能够护城护国。
于是,慈禧大手一挥,刘春霖就成为了这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中的状元。
除了好名字和运气,自身的实力还是必须有的。刘春霖的书法特别好,清朝规定科举必须要用“台阁体”,每个字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就像是印刷出来的一样。
当初的龚自珍就是因为书法这一项不过关,结果被限制提拔任用。可这正是刘春霖的强项,当时甚至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大楷学颜,小楷学刘”。大楷就要学颜真卿的,小楷学刘春霖,把刘春霖的书法和颜真卿并列了,这绝对是高度的肯定了。
1905年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为了欺骗百姓美其名做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科举制度也随之取消。
刘春霖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郎。
当时的晚清政府也曾想过自救,朝廷将刘春霖等进士们送到国外留学,希望他们可以学有所成,报效大清。
刘春霖被送到日本留学,日本政法大学的教师得知他是中国的状元,对他都十分尊敬客气,还时常跟他讨论中国古典文学。在日本,刘春霖了解到了“共和”和“君主立宪”两派的观点,最后决定支持君主立宪。
1907年,回国后刘春霖任资政院议员。而刘春霖所在的资政院并没有什么实权,只是一个摆设部门。
1910年,湖南巡抚杨文鼎没有经过资议局的决议,就要发行国债,当时刘春霖就坚决反对,可是军机处就建议刘春霖不必追究,刘春霖认为自己作为资议员不去追究,那还做什么资议员。
不甘心的刘春霖跑到军机处理论,这个时候摄政王载沣站出来挡在了他的面前,直接告诫刘春霖,别多管闲事。
这个时候的刘春霖真是彻底意识到清政府没救了,大厦将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宣统皇帝颁发了退位诏书,这年刘春霖39岁 。
想要大展宏图的刘春霖,一下子没了皇帝,也没了工作。他陷入了迷茫之中,难道余生只能读书下棋闲散度日了吗?
1915年帝制兴起时,刘春霖曾作为直隶“请愿团”代表“劝进”。1917年张勋复辟时,刘春霖也曾以旧冠袍朝拜逊帝溥仪,不失遗老本色。
此后,刘春霖先后出任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职。
在此期间,他也曾兼任“中央农业试验场”(万生园内,今北京动物园)场长并主办过农业、气象讲习班,不过成效不大。
袁世凯去世之后,黎元洪、冯国璋等人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总统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刘春霖的职务却从未被动摇过。
甚至在徐世昌当总统的时候,刘春霖还代为负责前往山东主持祭孔大典,使得他的身份更为人们熟知。
在当时的表象看来刘春霖这些迂腐书生得到了大总统和众多军阀的追捧,实际上刘春霖做的工作却是搞些秘书的文字内容,并没有职权和职位的重要性。
在经历了不少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后,刘春霖已经厌倦了这种复杂的政治斗争,毅然决然辞官退隐,过起了无偿教学、写字以补贴家用的生活。
1931年,日本攻占东北,蒋介石却下令让军队撤退,东三省就这样被日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刘春霖怒火中烧,写文指责蒋介石的“懦夫”行为。
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当了傀儡皇帝。
在组建伪满洲国政府时,时任为满洲总理大臣的郑孝胥想起了刘春霖,希望他能出任教育厅厅长。
刘春霖对郑孝旭的提议嗤之以鼻,并宣称与溥仪决裂。
作为状元,刘春霖在文人中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日本人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笼络人心、以华制华的好工具。
北平沦陷后,在日本扶持下成立了由一帮无耻政客为主的伪政府,即华北政务院,日本人对这昔日的状元是相当看重的,遂派王揖唐为说客,试图让刘春霖出山为日本人效力,并许以北平市长一职相诱。
王揖唐不仅是刘春霖的同年,还是刘春霖留日时的同窗,又是当时伪政务委员,但作为给日本人办事的汉奸,刘春霖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给他,一顿臭骂便将王揖唐赶了出去,从此绝交。
还曾有日本商人以一个字一根金条的高价邀请刘春霖写匾,刘春霖严辞拒绝:“就是一个字一座金山,我也不会给日本人写一个字!”
几度驳了日本人面子的刘春霖被记恨上了,日伪政府决定来硬的,刘春霖的家被抄了,一家人被刀抵着脊梁骨赶出了家门,刘春霖依然态度坚决,宁做华丐,不当汉奸。此事被记者报道了,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才让他们回到了家里,至于那些被抢的东西,日军让刘春霖花高价赎回,真是太过分了。
很多人让刘春霖离开这里暂避风头,刘春霖却说死也要死在家里,于是一直留在了家中。幸亏写的一首好字,晚年他靠卖字为生,倒也可以维持生计。
1944年,在抗日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刘春霖却悄然辞世。
临终前,交代家人:“我的字画,除了不能落给日本人,其他怎样处置都行。”
他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没有见到新中国的曙光,但却受到了千万人的吊唁与哀悼!
从隋唐到明清,历史上的状元郎少说也有600个,这些状元郎如过江之鲫,早就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尘埃中。
可刘春霖却别具一格,不仅让世人记住了名字,还被世人奉为“义士”,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当选状元的传奇事迹,以及人生最后的爱国义举。
看来名字选得好,也会从一定意义上转变命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