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塔斯社援引赫尔松地方官员称,6月6日凌晨,位于赫尔松上游俄罗斯占领区内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到破坏,大坝严重损毁,当地官员称“水在不受控制地排放”!180亿立方米(约1400个西湖)的库容水从上游倾泻而下,下游地区一片汪洋,特别是俄控左岸地区,地势平坦受灾最为严重,洪峰过境最高水位达12米,预计超过3万人受灾。

卡霍夫卡大坝决口后,俄乌双方对于谁破坏了大坝,双方各执一词。
首先,第一个跳出来的指责对方的,是乌克兰南部战区发言人,称卡霍夫卡水库6月5日被俄军从内部炸毁,6日凌晨大坝决口并持续坍塌,并非外部遭炮弹或导弹打击。
稍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声明,称这是“俄罗斯恐怖分子”的错,他们“必须被驱逐出乌克兰的每一个角落”,“连1(平)米都不应该留给他们,因为他们会把每1(平)米土地都用来实施恐怖主义活动”,同时还表示“只有乌克兰获胜才能恢复安全,而这场胜利终将到来。 恐怖分子不可能达到目的,用水和导弹或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阻止伟大的乌克兰取得胜利。”

其次,欧盟、北约及其成员国也纷纷谴责俄罗斯“袭击”大坝的行为。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对此感到震惊,“破坏民用基础设施显然属于战争罪,我们将追究俄罗斯及其代理人的责任”。
刚刚!俄军方首次正式回应:“乌军使用了英国提供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袭击了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导致大坝立柱断裂坝体坍塌。其目标是破坏克里米亚地区的水源供应和电力供应,同时削减外界对乌军反攻受挫的注意力。


在这里补充一个信息,英国国防大臣上个月证实,英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风暴之影”。“风暴之影”巡航导弹由欧洲导弹集团制造,射程超过250公里。导弹长约5.2米,宽630毫米,翼展约为三米,重量约450公斤,该导弹能够穿透4~5米混凝土,原因是它的内部有两个弹头,即前导炸弹和跟进炸弹,当导弹的接触传感器检测到目标时,前导炸弹爆炸并产生强烈的热金属射流,之后跟进炸弹再从导弹上分离出来,对目标进行二次伤害。

最后,问题来了,大坝到底是谁炸的呢?俄乌双方如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指责对方。
网上很军事爱好者和自媒体,都普遍认为是俄罗斯自己炸毁了大坝,给出的理由,一个是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有炸水坝阻挡德军的先例。另一个是俄罗斯方面炸水坝是为了延缓乌克兰军队“大反攻”,为俄军争取更多的时间撤退或者是重新部署兵力。为了让自己的质疑有根据,还给出了两个理由:
首先,乌军想从东南部对俄军发动进攻,就必须渡过第聂伯河,而大坝被炸毁后,洪水泛滥,乌军重装部队的渡河难度将成倍增加。
其次,大坝被炸毁后,因为洪水的作用,第聂伯河下游将形成大片的泥泞地区,不利于乌军新装备的西方装甲部队的展开和推进作战。

那些指认大坝就是俄罗斯方面炸的人,主要是围绕乌克兰即将展开战略“大反攻”,并且认为乌克兰得到了西方国家援助的坦克、装甲车、飞机等重装备,以及其他数不尽的武器弹药,此次乌军一定能大败俄罗斯。
这些人都只是围绕着军事目的来猜测,单一方面的推断出是俄罗斯炸了大坝,却忽略了炸毁大坝所带来的经济、政治、生态、民生等方面的综合损失。

那么到底是不是俄罗斯方面炸毁了大坝?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看看谁能从这件事上得到好处,谁获利最多,谁炸毁大坝的可能性就更大!四个理由可以证明俄罗斯的清白:
一、先看看卡霍夫卡水电站到底有哪些功用,这对于厘清真相至关重要。卡霍夫卡水电站建于1956年,总库容量18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克里米亚城市供水及扎波罗热核电站冷却供水,同时还用于赫尔松下游地区的农业灌溉。此地作为前沿阵地,农业灌溉的作用在现今几乎忽略不计,炸坝的焦点就在克里米亚供水及核电站冷却供水上。

克里米亚地区90%的城市供水,扎波罗热核电站100%的冷却供水都依赖于卡霍夫卡水电站,此前乌军方做过一个评估,认为“若这座大坝发生爆炸,克里米亚地区的供水将面临至少10年到15年停供,甚至永远停供”。此时,大坝被毁,扎波罗热核电站开始启用应急储备冷却水,水量仅能维持核电站3个月的运行。
要知道,克里米亚和核电站目前在俄方手中,核电站是当地主要电力供应来源,水源是克里米亚人的生存希望,俄罗斯会自找麻烦,置一城人的生死于不顾?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俄罗斯打算放弃克里米亚,不然找不出毁掉大坝的任何理由来。

二、再来看一下第伯聂河两岸的地形,我们会对问题有新的认识。俄军控制的左岸地区,地势平坦,居民点较多,乌军控制的右岸地区,山地较多,地势较高,居民点相对较少,大坝一旦被炸,巨量的洪水瞬间倾泻而下,10米深的洪水席卷俄罗斯控制的左岸地区,大量农田、房屋被毁,显然俄罗斯遭受的损失更大,受灾民众更多。
显然,炸毁大坝俄罗斯方面的损失更大,影响更深远。因此俄罗斯自己给自己挖坑的可能性不大,这笔经济账谁都会算。

三、从军队调动及后勤保障来看,俄方明显吃大亏。大坝被炸洪水过后,俄罗斯实控区将一片汪洋,水位高涨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俄方,因为俄罗斯此前在左岸已经建立起来完善的军事防线,而且整个防线相互串联,可以实现互相支援的目的。
如今,洪水过后,各处阵地将处于孤立状态,道路被毁,泥泞不堪,军队无法完成有效支援,而乌克兰方面却可以借此机会搞突袭,集中优势兵力,实现对俄军的各个击破。
虽然,大坝被炸不利于乌军集结,但是更不利于俄军的防守和补充支援。
四、从炸大坝的先例以及作案动机上看,乌克兰的怀疑更大。乌克兰军方曾做出“若毁掉卡霍夫卡水电站,克里米亚地区的供水将停供10到15年,有可能是永远停供”的评估,而且评估一出,在2022年11月6日,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就遭受了火箭弹袭击,6枚火箭弹被俄方拦截了5枚,其中一枚击中坝体上层建筑,未对大坝本身造成实质性损坏,由此可见,乌克兰更有炸大坝的先例啊!
另外,如果大坝被毁,克里米亚的工业及生活用水将面临巨大危机,而且从俄罗斯本土运送淡水的方案,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是一时应急,而不是长久之计。从这个角度看,炸坝对乌克兰是“百利而无一害”,反过来,对俄罗斯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毁掉大坝对乌克兰的影响很小。另外,乌克兰一直鼓吹“大反攻”,春季时候就高喊着要进行“春季大反攻”,最后春天过去了,如今又开始高喊“夏季大反攻”,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大规模武器装备和人员的集结的信息,所谓的“反攻”给人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对俄罗斯来说,大坝被炸,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将产生巨大影响,对俄军调动及后勤保障相对而言也将面临巨大困难,最棘手的问题是克里米亚之困最难解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