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梅大桥之水牛湾一、二渡桥----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3年1月15日写于2020年5月13日

坪梅大桥跨越在坪石镇老虎冲的武江上,是我们这代人的记忆。

坪梅大桥(公路桥)位于坪石镇坪南路X357乡道,于1971年年动工,1973年建成通车。

坪梅大桥(公路桥)为主跨110米变截面悬链线无铰空腹双曲拱桥,另加两端各一跨14米混凝土扳拱(旱拱),全长161.53米,原为省道1947线上的一座特大桥。桥面净宽为净7米十2X1.5nl混凝土桥面,设计荷载为汽一13,拖一60,主跨拱圈由6肋(拱顶截面45CmX130cm,拱脚载面45cmX190cm)五波加两悬半波组成。矢跨比为八分之一。肋间共有21道钢筋混凝土横系梁,两端空腹部分各由净跨6米,矢跨比为六分之一的4个小圆拱组成,两端各设一跨14i"11,矢跨比为六分之一。

坪梅大桥(铁路桥),也位于位于坪石镇坪南路,在坪梅大桥(公路桥)上面约100米处,这铁路又称坪梅铁路、坪木铁路、木冲线,是属广东省地方铁路总公司南岭铁路公司。

南岭铁路起自广东省京广线上的坪石站,北至湖南省临武县的木冲,全长104公里。这条铁路原名南岭铁路,始建于1948年,1949年7月铺轨44公里,1950年12月通车,当时叫狗牙洞支线。由于设备简陋,1962年前每年只能运煤5万吨左右。1968年广东省与湖南省协商,由广东省投资,开发湖南省宜章县梅田煤矿,并相应兴建铁路。因此由原狗牙洞支线栗源站外向西延伸至梅田,计43.5公里,并于1971年建成通车。

继由梅田向西延长至木冲,正线长16.5公里。该线经过历年设备配套,技术改造和新建,于1976年正式交付运营,1985年客运量为81万人次,货运量为238万吨,其中煤炭约占81%。坪木铁路跨湖南和广东两省,穿乐昌、宜章、临武3县,对开发沿线经济,方便人民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东起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西至湖南省临武县金江镇。长75公里。共有车站15个。坪木铁路,修建于1948-1975年。线路自京广铁路广东省乐昌市境内的坪石车站引出,经湖南省宜章县,至临武县境内的金江镇。是一条连接京广铁路的地方铁路,主要是为运输煤炭而修建的,属广东省地方铁路总公司南岭铁路公司。坪木线还汇入两条短线:栗桨线(栗坪至桨木)、梅余线(梅田至余家寨)。

坪梅大桥(铁路桥)又称“水牛湾二渡桥”,这(公路桥、铁路桥)2座桥跨越在武江上,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水牛湾二渡桥”又是怎么来的呢?1973年以前,所有车辆来到这里,都要经渡船通过。在渡船上游100米处就是铁路桥,铁路桥上方往梅辽四地、管埠等方向的人都要行走铁路桥上面渡过。坪梅大桥(公路桥)这里(往坪石方向)是一渡(这桥1973年通车之前),铁路桥上面为二渡,所以当地人称这两桥为水牛湾一、二渡桥。

当时的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二渡桥(铁路桥)是坪石去梅辽四地、八字岭、关春煤矿、三五三、六六五三油库、河丰村、汉冲煤矿、111仓库的主要通道,也是这些地方和单位来坪石购物、办事乘火车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