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巾帼不让须眉,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抗日女英雄“麻利嫂”的故事。1982年的那个夏天,在河北的一个小县城,兴隆县的一栋破旧的小房屋里,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她的儿子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在衣柜里找到母亲生前交代他打开的一个木匣子,儿子拆开后,猛虎落泪。发现自己的母亲竟然是一位抗日女英雄,了解了母亲过往的光荣历史,也明白了自己的母亲是多么的伟大而又无私。这位奇女子,她就是——

张翠屏!那么这个盒子里面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秘神秘盒子

这个盒子由于放的时间太久了,十分破旧,劣迹斑驳,也找不到打开它的钥匙了,最后没办法,儿子拿来一把大斧子一刀砍下去了,里面是一张发黄的废旧地图和好些张纸条。这张地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军队当年使用的交通军事图,那堆纸条是欠条,记录着我们革命队伍的士兵们在张翠屏家吃饭的粮食数目,按照欠条上记的数据,我们军队,至少欠了张翠屏家7000斤的粮食。

张翠萍,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竟然贡献革命军队7000斤粮食,这在当时那个粮产不高,食不饱穿不暖的战争年代,是多么的大勇大义又无私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近张翠屏

她于1912年出生在河北兴隆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生在大山,从小爬山上树,性子直爽,虽为一介女子,但生性坚强。成年以后,她嫁给了身为中国共产党地下交通员的朱殿昆,之后他们家就成为了各路军队歇脚的地方,她也成了军嫂。经常给八路军士兵们洗衣服,做饭,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她干起活来动作十分的利索,精明能干,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麻利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月孕身,走山路为八路军指路

1943年1月21号那天,当天下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八路军司令员李运昌接到上头的急报,说有7000多名敌军围了上来,当时形势非常严峻。而且李运昌的队伍只有300不到的人数,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送人头。而且大家对这块地形又不熟,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张翠屏的女子站出来说,我可以给你们带路!李运昌瞅了瞅说:“我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你有孕在身,挺着一个大肚子,对于母子两人的安全都很危险”而张翠萍当时的神情仿佛在说:就这就这?她说:“我走习惯了山路,这点路不算什么。而且就算押上我和肚子里这两条人命也没事,我们两个人,你们三百多人,带兵打鬼子全要靠你们!”后来李运昌就答应了。

爬山过程中,途经一处悬崖,大家都非常害怕,而张翠屏三下两除二就上去了,步履轻盈,孕肚仿佛丝毫没有影响她。她上去后把绳索丢下来,拉我们的士兵一个一个拉上去。后来在走过一个冰川时,她不幸滑倒,动了胎气,腹中的孩子急溜溜地出来了,战地医生在这片冰川上给她接生,孩子也因此得名,小名叫冰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躲西藏,防伪日军

这次带路结束以后,她们和八路军分别,之后过上了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日子。她担心自己和儿子会被日军抓去当俘虏,每天胆战心惊,躲避他们的追捕,吃了不少的苦头。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她们一家人的日子才变得逐渐正常,不用再东躲西藏,变得安全了。但是她们家可以说已经穷的家徒四壁了,穷的叮当响。之前家里的七千多斤粮食都给八路军战士拿去做粮饷了,现在所剩无几。而且后来政府给出政策,让老百姓家里有革命队伍欠条的,去找政府还粮要补助。但是张翠屏哪怕饿死她都不去给政府添麻烦,那些粮食就是送给为保护我们上战场杀敌的战士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其实李运昌后来也一直在找张翠屏,但从没找到,后来在兴隆县一家工厂找到她的儿子朱海清,他非常激动,得知麻利嫂已经逝世了,失声痛哭。在冰儿的带领下来到张翠屏坟前,为她题字,深表悼念。

借用李运昌的赠言“向恩人麻利嫂致敬”!

参考文献:《中国近现代史》、《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