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角度看,如今的社会环境一派欣欣向荣,想我大中华百姓安康,民丰物盛,至少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再回头看,“原始人”可就惨多了,用“食不果腹”来形容也不夸张,真的是这样吗?考古专家却说:未必,至少河姆渡人不会饿肚子。

说起“河姆渡”,对考古有兴趣的朋友或许知道,大抵位于今天浙江余姚的“姚江”边,是一座距今6、7千年前的原始社会遗址;追溯到1973年,当时姚江正在进行水利工程,人们下挖地下1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许多陶瓦片、石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这些陶瓦片、石器等是经过刻意打磨、加工的,而且随着挖掘的深入,该类器物越来越多;情况很快上报给有关部门,随后省博物馆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考古队,由此“河姆渡遗址”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考古队进行了“试发掘”,不仅又发现了许多经过加工的木头,而且还在一堆木头覆盖下发现了一口“井”,这可把考古队员们惊呆了;原因很简单,这些陶片、石器、木头等均属于距今六、七千年前,原始人使用的工具,似乎没什么奇怪的。

但这里要强调一下,“六、七千年前”是什么概念?那时处于原始社会,甚至连“结绳记事”都还没有;出现石器、陶器等,这些称不上奇怪,怪就怪在这口“井”,理论上来说,六、七千年前的原始人类是不会,也不可能“挖井”的。

但事实就在眼前,这口“井”总不会自己出现。由此基本可以判定,六、七千年前,这里曾是一座原始村落,而发现的那些“木头”,竟然是原始人用来取水的“井架”;说到这或有朋友会惊讶地问“原始人不会连‘辘辘’都发明了吧?”这个真不好说。

随后,考古队又发掘出11座墓葬、3座灰坑,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器、骨器等;经鉴定,这些都是距今6000至7000年前,原始人类的生活工具等物品,至此,“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

其他的出土文物暂且不提,单说考古队下挖至3米处发现了“金黄色的颗粒物”;当然,在发掘之初,这些颗粒还是“金黄色”,但与空气接触后不久,这些颗粒物快速氧化成了黑褐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鉴定,这些颗粒物是6000多年前的“稻谷”,令专家惊奇的是,这些稻谷并不是野生的;从颗粒外形、大小、成分等来综合判定,这些“原始稻谷”很接近现代的“培育稻”,仅颗粒重量就明显超过野生稻谷。

还不止,经科学鉴定,这些6000年前的“培育稻”竟然有两种,籼稻和粳稻;更让考古专家吃惊的是,随着发掘的深入,“河姆渡遗址”竟然出土了12吨各类稻谷。

今天来看,“12吨粮食”似乎没什么,但这些可是6000多年前的产物;理论上来说,6000年前的原始人还处于狩猎阶段,即便有农耕(稻米)也不太可能彻底解决温饱。

如今考古发掘出“12吨”稻米,这一数量就是放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也足够一个小型村庄吃上半年了;更何况这是6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规模肯定没有现代村庄的大,物质消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多,这“12吨稻米”,理论上3、4年也吃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里说的仅是“理论上”。要证明这“12吨稻米”是人工培育的,除了粮食之外,还需要农耕工具来证明;很快,考古队在集中出土稻米的地方,又发现了170多件“骨耜”,形状类似今天的锨、铲类生产工具,主要用于疏松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骨耜”大多由大型偶蹄类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再装上木柄就可以使用了;为了让骨耜与木柄结合更牢固,“河姆渡人”将木柄的下端一面削平,同时将骨耜刻出浅槽,然后用葛藤等缠好,便制成了相当耐用的耕种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不难想象,早在6、7千年前,我国就已步入了农耕阶段。当然,“培育稻米”需要一个过程,在几乎没有科技的原始社会,“培育植物”的时间将会更漫长;同理,“骨耜”发展成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以此为据,我国原始先民“开始农耕”的时间或许远超6、7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在感叹“河姆渡人”农耕技术的同时,焦点仍聚焦在“12吨粮食”上。在现代人的理解中,“原始社会”应该是逐鹿驱虎,茹毛饮血的场景;谁能想到,6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囤下了数年都吃不完的“12吨”粮食,这么看的话,至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河姆渡遗址”是考古大发现,但也引出了不少笑谈。有朋友感叹:六、七千年前的原始人都能攒下够吃几年的粮食,而我一个现代人,银行卡竟然是空的,看来“六、七千年”是白进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