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消费市场普遍遇冷的大环境下,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样不容乐观。从全球手机的销售情况来看,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相比2021年下滑超过11%,而2021年这一数据为增长5.7%。

俗话说“几家欢喜几家愁”,2022年智能手机厂商的分化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苹果和三星等外资品牌继续开疆拓土的同时,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的表现却极为糟糕。前十大手机品牌中,华为已经跌至第十,那么其他品牌表现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能在基本退出中国市场之后,依然稳居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的宝座,这家韩国手机厂商的技术实力可见有多么强劲。在2021年凭借20%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之后,去年三星再次夺得了全球销冠的位置,并且三星和苹果在市场占比方面的差距,从2.7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8个百分点。

在全球12.1亿的巨大市场中,0.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销售量差距的确无法忽视。不过苹果的表现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糟糕。根据苹果财报显示的数据,2022年苹果的净利润高达998亿美元,比三星的两倍还要多。由此可见,苹果的经营策略就是“厚利少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手机的圈子里,在华为彻底衰落之后,“米OV”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三大头牌。小米是国产手机厂商中市场占比最高的,2022年它的市场份额高达12.7%,它是国产手机厂商中市场份额唯一突破10%关口的品牌。

分列第四、第五名的OPPO和vivo也表现不错,分别取得了8.6%、8.2%的市场份额。“米OV”三家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9.5%,相比华为2%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三大国产头牌的市场份额相比2021年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小米的市场份额减少了1.3个百分点,OPPO和vivo则都减少了1.2个百分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和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中国消费市场萎缩严重影响了国产手机的市场需求。和三星、苹果等专注于全球市场的经营策略不同,国产手机厂商基本都在靠中国消费者捧场,这就让他们很难摆脱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

2022年在疫情的严重打压下,国内手机出货量大幅减少23.1%,比全球市场的跌幅扩大了12.1个百分点。国内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大幅降温,直接让国产手机厂商遭遇了滞销难题。以国产手机一哥小米为例,2022年该公司的营收暴跌了1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美西方的断供打压让很多国产手机受伤很重。如今的手机江湖已经成为硬件参数对决的竞技场,即使是消费者已经感觉性能过剩,但是各大厂商还是无法停止升级换代的脚步。

在美西方打响芯片断供战以后,国产手机厂商成为最大的牺牲者。根据统计,2022年我国芯片进口的平均成本比2021年增加了大约11%。更关键的是西方面向我国的高端芯片出口还出现了明显减少,这就让国产手机厂商只能用高价去抢购国外的芯片产品。

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国产手机厂商正在变得越来越低配高价,原本的性价比优势基本丧失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情怀价值缩水也是重要原因。不容否认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的确存在着很大的“情怀溢价”,否则华为的4G旗舰机大概率无法卖到四五千的高价。

然而随着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情怀”所产生的魅力也明显不如过去了。在普通工薪阶层收入水平逐渐下降的今天,消费者并不愿意为了虚无缥缈地情怀买单,他们需要的是超高的性价比,在这方面苹果显然更胜一筹。

从二手交易平台的数据来看,一部使用了一年多的iPhone手机,依然可以以相当于原价七八成的价格销售出去,而国产手机基本上都会在上市半年后出现明显的价格跳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作为中国芯片产业最直接的下游产业链,国产手机行业现在的表现的确很难满足国家科技振兴的发展要求。我国想要摆脱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就必须有强大的芯片市场需求来做支撑,如今这种国外品牌占据上风的市场格局,显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那么你觉得国产手机该怎么破局发展呢?关注我,每天给你不一样的精彩资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