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一次相聚

黄兴文

人生自古聚少离多,便有了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千古名句。相逢是缘,相聚是情。相忘于江湖需要勇气、需要割舍自己的内心。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内心煎熬。

她是一个文静的孩子,第一次相识是在她调往我分管的部门工作,长头发下的红脸蛋总有一些腼腆。要表达个人观点时,声音低,语速略快。

多少次一同下乡,她总是关心着我们的行程,和乡镇的同志提前沟通;多少次上山,她总是说让我歇一歇,别太累了。话虽短,语气中透着诚恳和关心,毫无半点夸张;多少次的走村入户,只需要你交待方法,她便在嘈杂的声音中大声讲出政策,此时此刻便有了英雄气概,男儿情怀,夫战,勇气也;多少次在车上讨论诗词,她与小涛都喜欢王国维的观点,讲得滔滔不绝;点滴汇聚,便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年了,一纸调令,要回绵阳。今天晚上,她邀同事相聚。甘洌的酒、红红的火锅……二楼的大厅里弥漫着香味,袅袅升起的是弥足珍贵的情谊,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我们只管认识的,乡下酒席中常说“隔席不照”,大概是说只管自己这桌客人。

席间,只有关哥的笑声特别,穿透了沧桑的岁月,穿透了暗淡愁云,给大厅带来欢乐。

她虽不饮酒,用饮料逐一碰杯话离别,她笑了,笑得很开心,笑声驱散了愁云,但她说话声音依旧低沉。翻滚的汤汁就是那热辣的岁月,烫出了每一次的收获。三年了,工作中有太多的故事,有收获也有遗憾,把这一切浓缩在一锅浓汤里,再次翻腾、再次升华、再次回味,往事难追回,尽在一笑中……为了铭记一段历史,需品尝当地美酒与美食。“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来两坛乡村美酒,在觥筹交错中回味生活点滴,品味人生。每个人的酒杯都装满了故事,碰一杯便是理解与支持,说不完的珍重,道不完的离别。站起来的共同举杯是共同的期许,单独敬酒的是单独祝福。有太多的希望,太多的祝福浓缩成一句话、一个眼神。此刻,饮尽杯中酒便是人生豪情,便是理解与祝福,是真诚。

女孩子们坐一桌,喜欢在回忆中找到美好瞬间,用一杯饮料去再次唤醒过去,在历史的碎片中信手拈来地逮到那闪光的叶片。

老刘是领导,端起酒杯,哲学的、历史的、工作的,在每次举杯中要讲透,把一个故事讲得薄如蝉翼,随着升腾的火锅味在大厅飘着,飘着,如那自在飞花,梦一般。

关哥是爽朗的,每一次相劝都有一串串笑声,清脆而开心。气氛在笑声中升级,祝福在笑声中传递。不相识的食客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侧耳倾听……

窗外的细雨还在下,秋水涨秋池。透过窗纱的轻风送来江水声,室内依旧有道别的酒杯在碰。劝酒更尽一杯酒,他日登高天地宽,人间春色从容看。若你车行酒家垭,不妨回首乔庄,说一声再见,我们会向你道一声珍重。“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今天是在桂花落下的季节,往后便是银杏叶铺满大街的光景,我们期待着你回来,在斜阳下、微风中欣赏这一年一度的乔庄……

三年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相聚却不多,珍惜每一次的聚会。当她要离开这里时,她父母来接她。帮她打点行装,估计装满了行礼,也装满了不舍与回忆。

如果路过青川,不妨在乔庄驻足片刻,寻找遗落的梦。

作者简介:黄兴文,广元市青川县人,曾在乡镇工作二十多年,经历了“5.12”地震。现在青川县林业局工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曾在一些公众平台上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广元散文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