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直射点回归北半球并且进一步北移,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的热量都在上升。在这种大背景下,天气舞台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激烈。不仅高温、暴雨正在大量登场,台风也开始活跃起来。在最近半个月时间里,台风玛娃、台风古超先后出现,南海土台风胚胎99W还给我国华南沿海带来了特大暴雨。6月9日下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台风胚胎99W仍继续在华南沿海盘旋,和台风古超一起宣告着西太平洋台风活跃季节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阿拉伯台风比颇杰生成

除了西太平洋外,最近随着印度洋季风爆发,北印度洋的热带系统也开始变得活跃。在之前孟加拉湾出现了超强气旋风暴摩卡后,目前充沛的季风水汽又堆出了一个气旋风暴胚胎93B,同时,印度以西的阿拉伯海上,另一簇更强的云团正在旋转,这正是近期在这一地区活跃的气旋风暴比颇杰(Biparjoy,又译作比尔乔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拉伯海是全球热带气旋活动最少的海域之一,每年平均只有1.7个热带气旋生成。和孟加拉湾类似,这里夏季受到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往往有着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不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而且在季风消退的秋季和春季,还经常受到中东地区南下的沙漠干空气和沙尘的困扰。目前,阿拉伯海出现了气旋风暴比颇杰,显示出阿拉伯海正处在气旋活跃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今年会有蝗虫爆发?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指出,阿拉伯海气旋风暴比颇杰已经发展成为特强气旋风暴,未来几天将缓慢朝着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印度西南沿海一线靠近,未来其实不排除有在南亚或是中东地区登陆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颇杰的生成和登陆与气候变化有关吗?它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蝗虫灾害?首先,比颇杰的生成和登陆与印度洋偶极子(TIOD)现象有密切关系。IOD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表温度之间的差异,当西部海温高于东部海温时,称为正IOD;反之,称为负IOD。正IOD会导致阿拉伯海水温升高,有利于台风的生成和加强;负IOD则会导致阿拉伯海水温降低,不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较强烈的TIOD事件会给印度洋沿岸以至全球造成显著气候影响。如2019年夏季开始的一次破纪录级别强度的TIOD正位相事件给热带印度洋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影响,包括东非地区与阿拉伯半岛持续异常降雨与沙漠蝗的爆发,和东岸澳大利亚持续的高温干旱和严重森林大火。例如,在2019年5月,阿拉伯海出现了历史上最强的“超强台风”基亚尔(Kyarr),其中心最大风速达到了每小时250公里。同时,这次事件成为了秋冬季热带印度洋海温模态绝对的主导,甚至在热带太平洋ENSO事件等信号不明显的情况下,成为了当时全球热带海区最显著的季节变率,并由其在海洋性大陆区域形成的强烈下沉支激发了赤道太平洋的西风异常,促进了冬春季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当前,随着东南印度洋出现一定偏冷(与澳大利亚西北部Ningaloo海岸的补偿上升流增强有关),通过南风的平流效应会导致加之跨赤道不对称模态下热带东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增强,通过东南信风影响下的平流作用该冷区将向北延伸与苏门答腊/澳大利亚北部离岸输送与上升流,今夏提早发展出一次TIOD正位相事件的概率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可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气旋风暴比颇杰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情况仍需观察

当然,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水温普遍上升,增加了台风生成和加强的可能性。根据一项2019年的研究,全球变暖使得超强台风(即中心最大风速超过每小时185公里的台风)的数量在过去40年中增加了近一倍。虽然阿拉伯海的热带气旋/台风活动相对较少,但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比颇杰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蝗虫灾害,目前还不好说。蝗虫是一种能够迁徙长距离、成群结队、吞噬农作物的昆虫。2019-2020年非洲出现了一次严重的蝗虫爆发,导致东非、中东和南亚等地遭受了严重的蝗虫灾害,给当地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场蝗虫灾害的原因之一,就是2018-2019年阿拉伯海频繁的风暴活动,给沙漠蝗虫的繁殖地带来了大量的降雨。这种蝗虫叫“沙漠蝗”,事实上,它们产卵时喜欢湿润的裸露土地,所以荒滩下雨有利于它们繁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还是在于,比颇杰最终登陆哪里,会给哪里带来的暴雨,如果登陆中东,可能会为沙漠蝗虫提供更多的绿色植被和湿润土壤,有利于它们的繁殖。如果登陆南亚,影响就不会不太一样。然而,这也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如风向、温度、湿度等。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密切监测阿拉伯海沿岸地区的蝗虫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蝗虫灾害。总体来说,比颇杰引发新一轮蝗虫灾害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观察和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