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在湄州湾的那些日子”(6)

在湄州湾畔参加福建炼油厂油码头工程建设已近三十年了,然而有二件事情至今仍然难以忘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区立功竞赛活动。

一件事情发生在我赴工区一周之后的一个雨夜,暴雨倾泻,海风裹着海水越过防浪堤,一次又一次重重地拍打在宿舍屋瓦上,员工们大都躲在宿舍里无法外出,不少人就早早入睡了。

我和里屋的小董都靠在床上看报,九点半光景,突然听到几下敲门声,在外屋的我便应声下床去开门。只见一个矮矮个子的当地人与风雨一起闪进门来。

“您就是新来的段主任吧?”,我边应答边坐回床上被子里,他放罢雨伞就地过床边的椅子坐下,开始自我介绍起来:“敝人姓罗,就住在附近的上西村,现在油码头工程的抛石引堤护面正由我的队伍在施工,家妹在工区食堂邦忙烧火;薛经理、赵主任(分管经营的工区副主任),和我都熟了,哈哈,你有空来我家喝喝茶啊!”。

听到这里,我巳明白大半,他是一个分包工程的个体小老板。

他抬头看了看里屋的灯光后继续说到:“这样子的,我的施工队伍人手还有富余,听说引堤端部的“门卫室”马上要开工,砖混结构我们熟悉,是不是把这个小项目分包给我们来做?”。

我马上回应说:“我是分管工程技术质量的,工程分包由赴副主任分管,罗老板还是找他去说为妥”。他连忙说:“那是,那是!确定分包队伍人选段主任肯定要参加讨论的,施工质量段主任尽管放心好了!”,“一回生二回熟,今后还请段主任多多关照!哈哈,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尽管吩咐!不耽误您休息吧,记得到上西村来喝茶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留守工地,参加迎春茶话会。

说罢他便起身,指着伞边的一个塑料袋说:“一点心意,意思意思!”。

我急忙说:“工作归工作,东西你拿回去!”,一边我掀开被子准备下床。谁知他又里朝里屋望望,拎起塑料袋边开门边说道:“哎呀,段主任太客气啦!我拿走,我拿走!“,然后把塑料袋轻松地放下,呯的关门离去。

我知道他“我拿走,我拿走”的话是故意说给里屋小董听的,怕我当着小董面不便收礼罢了。罗老板也真是太不了解我的为人了!

我拎着塑料袋走进里屋,当着小董的面打开后,里面装有一条“555香烟”、一罐台湾产奶粉和一袋“鉄观音茶叶”。我把罗老板刚刚的“演技”分析给小董听,小董说:“他找错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炼油厂庆功晚宴

第二天早上,我把塑料袋拎到食堂,交给罗老板妹妹,並让她转告罗老板,下不为例哦!

其实,我认真办事、廉洁奉公的习惯在公司内大家都知晓,也谈不上什么“光辉形象”,只是一个技术干部应有的品格罢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