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为偶然因素太多。偶然因素的出现会使得历史的走向无法把握。

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灭北齐晋阳之战就完美地证明了罗素这个观点。发生于公元576年的这次战役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北周和北齐的命运都被偶然因素所左右,双方都出现了致命的严重失误,最后错进错出,北周的运气稍好一些,赢得了这场生死之战的胜利,也最后赢得了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就给大家讲述一下这场战役。

(一)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王朝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七年的寿命,但是在短短的二十七年里却是奇葩迭出、怪事连连,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彩的奇迹王朝。

统治北齐王朝的高氏家族有三大特点,或曰三不缺。

高氏家族第一不缺的就是帅哥美男。高家的男人基本都具备当电影明星的潜质,北齐的创立者高欢就是靠着超高的颜值获得了富家千金的青睐,从而一下子鲤鱼跃龙门的。高欢孙子辈的兰陵王高长恭那更是帅得惊天动地、鬼泣神号了。

高氏家族第二不缺的则是变态疯子。北齐王朝的皇帝多疯癫变态,杀人如麻、嗜血成性,不可理喻。北齐的江山其实就是被一个又一个的疯子给生生折腾垮的。

第三个不缺的就是能打仗的猛将。高氏家族名将如云,随便拉出一个都能独当一面。我们下面要讲述的这场战事也是高氏家族最后的一位猛将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齐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后主高纬十四岁登基,登基后就日益荒唐。他宠信奸佞、排斥忠良,同时还荒淫无度、奢靡贪婪,历史上亡国之君该干的活儿,都让高纬给干完了。北齐在他的手里要是不灭亡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高纬不仅荒淫,而且还猜忌多疑,生怕有人夺取他的地位。于是,他就专挑那些战功卓著的名将下手,把他们一一杀掉,像著名的斛律光,以及兰陵王高长恭都被他杀了。

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使得北齐名将凋零,军队的战斗力大减,这可让西边的北周皇帝宇文邕心里乐开了花。

宇文邕自从公元572年除掉权臣宇文护,大权独揽以来,就雄心勃勃地想要一统天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北周的国力逐渐超越了北齐,发动统一之战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

周武帝宇文邕也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他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逐步蚕食北齐的领土,尽可能让战略决战在靠近北周的地方展开,以便减轻后勤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75年,宇文邕率军进攻洛阳,周军攻克了孟津等地,但是洛阳本身却未能攻克。宇文邕当时还身染重病,只好撤军。

576年,周武帝宇文邕改为向着山西境内发起进攻。他率军直取平阳(今山西临汾),镇守平阳的齐军投降。随后,宇文邕留下万余精兵,由梁士彦统领,驻扎在平阳,随后,宇文邕率领大军撤回关中。

(二)

宇文邕的战略部署是以平阳为诱饵,诱使北齐主力前来决战。平阳靠近关中,有利于北周方面的后勤供应,在这里决战,对于北周是理想的选择。

此时的北齐后主高纬正在对爱妃冯小怜宠爱得昏天黑地,一天到晚琢磨的都是怎么能让自己的美人开心的问题。当来自平阳的告急军书到来之际,高纬正与冯小怜在黄河边打猎,冯小怜兴致正浓,于是就缠着高纬“更杀一围”,高纬面对着“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的盛景,也慨然允诺,两个人又纵马杀入猎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诗中描写的: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回。

冯小怜大概是捕杀猎物上了瘾,所以还想看看捕杀活人的场面,所以就跟着高纬一起来到了军中。同样是唐朝大诗人的杜甫也在诗中写过: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古代的军队是不能带着妇女去打仗的。冯小怜作为一个高级观众参加这次战斗,本身就是荒唐的,这会让士兵们产生自己是妇人玩物的感觉,但是高纬完全不管这一套。

576年十一月,高纬率领齐军主力十万余人杀到了平阳城下,要把这座城池夺回来。齐军拼命攻打,城中的周军拼死抵抗,战事十分惨烈。齐军采用挖地道的方式,好不容易挖塌了一段城墙。大家正想乘势攻进去,不想,这时高纬忽然传来旨意,命令暂停进攻,原来,他是想让冯小怜看一看齐军破城的盛景。

可是冯小怜梳妆打扮了很久才出来,等她来到城下,周军已经把缺口堵塞住了,破城的良机丧失了。

平阳城西有所谓的圣人遗迹,高纬想让冯小怜看一看,但是又怕城上的弓箭射伤了爱妃,所以就派人把攻城用的木料拿来造了一座桥,让冯小怜远远地观赏。结果桥还弄塌了,白白折腾了一个晚上。

十二月,周武帝宇文邕率领周军主力赶到了平阳,双方的决战开始了。

激战中,齐军的左翼稍有退却,淑妃冯小怜就吓得大叫起来:“齐军败了,齐军败了!”高纬手下的佞臣穆提婆也说:“快撤吧,大家快跑吧!”

有内行的大臣赶紧来劝阻,但是高纬根本不听,带着自己的爱妃撒丫子就跑,结果这一跑把整个齐军都给搞乱了,周军乘势发起总攻,齐军土崩瓦解,平阳之战以周军的大胜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李商隐《北齐》诗中所写的: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高纬带着冯淑妃狼狈不堪地逃到了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

周武帝宇文邕赢得了一场战略决战的胜利,这自然会让他喜不自胜,也让他理所当然地做出了乘胜进军、长驱直入的决定。然而,历史证明,宇文邕在大胜之际犯了轻敌的错误,他低估了北齐军民垂死挣扎、困兽犹斗的决心,这让他在此后的作战中吃了大亏。

(三)

后主高纬带着冯小怜逃到晋阳后,也不敢在这里停留,匆匆忙忙地想要逃到国都邺城去。

这时,大将安德王高延宗对他说:“陛下千万不要走啊,你应该留在这里激励士气,臣愿带兵去把周军击退。”

高纬此时早已吓得六神无主,坚持要走,并且任命高延宗为相国,兼任并州刺史,负责山西的军务,要他在这里抵抗周军的进攻。随后,高纬就带着心爱的冯淑妃一溜烟地逃往邺城去了。

坚守晋阳的重任落在了高延宗的身上。高延宗正是兰陵王高长恭的弟弟,他俩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外貌却截然相反。高长恭是古往今来都大大有名的超级美男,而高延宗却是个大胖子,胖得像个皮球一样,按照史书记载,他坐着和躺着基本一样高。

不过,高延宗虽然胖,但是却身手矫健、武艺高强,而且他不光是自己厉害,还善于带兵,是一员猛将。在刚刚结束的平阳之战中,高延宗的部队是唯一没有遭受损失的,而且还生擒了北周的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他奉命镇守晋阳,晋阳的军民也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厚望。同时,大家对于那个无能的昏君高纬早已深恶痛绝,所以将士们纷纷请求高延宗自己称帝,很多人都说:“你要是不做皇帝,我们是不会拼命去打仗的。”

高延宗没有办法,于十二月十四日正式称帝。得知高延宗在晋阳称帝,民心士气无不振奋,很多已经逃走的百姓都主动回到了晋阳参加战斗。

高延宗称帝后,把自己的府藏和后宫的美女都拿出来分发给了将士们,而且他还把高纬身边那些佞臣们的家都给抄了,财物也都赏赐给了参战的将士。齐军士气大振,所有的人都愿意为高延宗效死力,连妇女儿童都愿意参加战斗。

十二月十六日,周军的主力来到了晋阳城下。周军都穿黑衣,像是铺天盖地的乌云一样向着晋阳城压来。

高延宗指挥着齐军将士奋勇迎敌。他手执大槊,往来如飞,勇不可当。他刚刚提拔的尚书令史沮山也是个大胖子,也是一样勇力过人。史沮山跟随在高延宗的身后,将周军杀伤甚多,不过齐军这边损失也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战到下午,北齐这边的沐阳王和阿于子与大将段畅向周军投降。周武帝宇文邕便率军猛攻晋阳的东门。到黄昏时分,东门被攻破,周军蜂拥地冲入城中。周武帝宇文邕也自认为此战已胜,所以他自己也和官兵们一起进入了晋阳城。进城后,周军在城里的佛寺放起了大火,烈焰冲天。眼看着周军就要赢得这场胜利了,但是,高延宗却率领着城外的将士们奋勇地冲杀了回来,来到城里与周军展开了激战。

(四)

高延宗是受到全城百姓拥戴的,所以城里的百姓都支持齐军,就连妇女和儿童都挽起袖子,爬上屋顶,用砖头石块来砸进城的周军。青壮年男子们更是同仇敌忾,与周军拼死一战。

在内外夹攻下,进城的周军很快就溃不成军,有两千多人倒在了晋阳的街头。其余的人拼命想要冲出城去,但是晋阳东门一带道路复杂,很多周军急切之间根本找不到出城的路,结果最终在城门附近挤成了一团。

周武帝宇文邕身边的卫士几乎都死光了,承御上士张寿牵着他的马头,大将贺拔佛恩为他断后,还有个来自北齐的降将皮子信为他带路,几个人拼了老命,好不容易才从晋阳城里逃了出来。此时,已经是后半夜四更时分了。

高延宗以为宇文邕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就命令大家寻找留着长胡子的尸体,结果也没有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夜的战斗以齐军大胜而告终,全城的军民欢声雷动,为了庆祝,大家纷纷冲进各处的酒馆饭庄,去畅饮美酒。高延宗想制止,也制止不了,都最后,他自己也和大家一起开怀畅饮了。

全城军民一口气喝到了天亮,很多人都醉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周武帝宇文邕逃出晋阳城后,不禁垂头丧气。他心灰意懒地打算收兵撤退,但是他的弟弟宇文宪和上柱国王谊都劝他不要这样做,他们都认为完全还可以再打一仗。这时,北齐的降将段畅也告诉宇文邕,晋阳城内其实很空虚,兵力很有限,可以打回去。

宇文邕经过再三的思考,最终决定杀个回马枪。他吹响号角,收集残兵,很快就重新集结完毕。随后,他带领着周军又杀向了晋阳。

晋阳城里的军民们都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没想到周军又杀回来了。结果,城池很轻易就被攻破了。齐军无法抵抗了,高延宗四处躲藏,最后在一处居民家里被擒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这一场错进错出的晋阳大战最终以北周的胜利而告终。

晋阳之战结束后,北齐也就丧失了抵抗周军进攻的能力。577年正月,宇文邕率军直扑北齐国都邺城。已经变成了太上皇的高纬再次仓皇逃走,但是,他已经无路可去,最终高纬和他的爱妃冯小怜都被周军俘获,北齐最终灭亡。

(五)

晋阳之战再一次让我们领略了历史发展不确定性的魅力。

北齐与北周之间生死大战的结果可以说完全都是由偶然因素来控制的。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一个不小心在晋阳城中丧命,或者高延宗在获胜后保持高度警惕,那么未来的历史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宇文邕在灭掉北齐的第二年就死去了,又过两年,北周的大权就被杨坚控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北周内部实际上也是潜伏着严重危机的。如果宇文邕在攻打北齐时丧生,那么北周很有可能发生内乱。反过来,如果高延宗能够杀掉宇文邕,那么他再除掉后主高纬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样一来,统一北方将不再是北周,反而会是北齐了。而北齐吞并南陈也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总而言之,历史将会面目全非。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京剧《霸王别姬》里面的两句唱词: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齐如山先生写的这两句唱词还真是传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