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是一只苏联太空犬,是史上最早进入太空的动物之一,也是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动物。莱卡原先是只在莫斯科街头寻获的雌性混种流浪狗,后来于1957年11月3日被苏联以航天器斯普特尼克2号送入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莱卡进入太空前,宇宙航行对于乘客的影响几乎未知。有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无法承受火箭发射时的环境条件,并且在太空中存活,所以工程师决定以其他动物担任载人航天的先驱者。然而,莱卡进入太空时,苏联尚未发展出脱离地球轨道的技术,因此莱卡所搭乘的太空舱无法回收。即使它度过了发射的加速度和无重力的适应条件,莱卡还是注定会死亡。这次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活体乘客能够承受火箭发射以及失重的环境条件,并厘清生物体在太空中的反应。苏联一开始宣称莱卡在太空中存活了四天,死因是载具内氧气即将耗尽,因此在她窒息之前进行安乐死。然而到2002年,俄罗斯才透露莱卡在进入太空后仅数小时即因中暑死亡。2008年4月11日,俄罗斯官方在莫斯科为莱卡建立一座纪念碑,设计则是一只站在火箭上的狗。此外,莱卡也留名于莫斯科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之中,以纪念其在太空航行研究中所留下的伟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普特尼克2号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并立即着手研制下一颗更高阶的人造卫星,预定于12月发射。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却希望能够在1957年11月7日发射一艘航天器,以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于是这颗来不及在指定时间内发射的卫星成了未来的斯普特尼克3号。为了在指定的11月完成目标,苏联必须另造一艘航天器。赫鲁晓夫希望他的工程师们能实现一场“太空壮举”,借此任务重现斯普特尼克1号的成就、让世界为苏联的实力所叹。规划人员决定放一只狗在飞行器之中,进行轨道航行。苏联火箭工程师长久以来即想先送犬只上太空,再尝试载人航天。因此打从1951年开始,苏联前后让12只狗参与次轨道太空飞行,预定于1958年内进行轨道航行任务,但为了达成赫鲁晓夫的命令,这项任务提前至1957年11月7日进行。斯普特尼克2号除了预定载承的活体乘客之外,还包含了太阳光及宇宙射线的测量仪表。根据苏联的说法,该飞行器的建造始于1957年10月10日或12日,距离预定发射时间仅有4周。可见,斯普特尼克2号是在极度匆忙之下做出来的作品,因此设计相当粗糙。航天器上配备的维生系统除了化学制氧机、防止吸入二氧化碳或氧气中毒的设备,还有在温度超过15 °C(59 °F)时会自动运转的电扇,借此让狗保持凉爽。机内储放了凝胶状的存粮,可供应七天长的航程,狗的排泄物则集中到袋子内。座椅上有为狗设计的安全带和狗链,使其仅能站立、坐下或歇躺,全舱的空间大小也不足以让犬只转身。另一项机上装备则是心电图,以测量实验动物的心搏、呼吸速率、最大动脉压和狗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训练

当时苏联科学家决定以流浪狗作为实验动物,因为他们相信流浪狗比家犬更有面对饥寒的环境耐受力,于是他们选中了莱卡。莱卡是一只雌性混种狗,大约3岁,体重约6公斤。工作人员给她取了几个小名,像是“小卷毛”、“小虫”及“小柠檬”,但其中最有名的名字莫过于“莱卡”,该词原本是指一个类似哈士奇的犬类品种。而美国媒体当时则称她为“杂种”,以此影射苏联卫星计划。另外也有媒体称之为“卷毛”。莱卡的真实品种未明,一般认为她具有哈士奇或其他北欧犬种的血统,也可能带有点?犬的基因。NASA曾提到莱卡是一只“混血萨摩耶?”。当时苏联杂志描述莱卡脾气“冷静”,不会和其他犬只起冲突。规划此次动物实验的科学家雅兹多夫斯基在他后来的著作中描述莱卡“安静而有魅力”。苏联和美国在此之前都曾经让动物从事次轨道太空飞行。为了这次实验,苏联训练了3只太空犬:阿尔比那、穆什卡,和莱卡。训练的工作则由雅兹多夫斯基和贾岑科负责。为了让犬只适应太空飞行器座舱尺寸限制,试验犬被单独饲养于笼舍中:笼舍尺寸逐渐减小,饲养期最长达20天。连续的囚禁使它们便秘寡尿、焦躁不安,整体状况恶化,即使施与泻药仍无法改善。但研究者发现只有长期训练可以改善此一情形。受训的犬只会被放在离心机内,并模拟火箭升空时的加速度以及噪音。在训练期间,犬只的心搏增加了一倍,血压飙升至30-65托。另外,狗儿的餐点也是给予航天器上特殊的高营养胶状口粮。发射前,有一位科学家会将莱卡带回家与他的孩子们玩耍。雅兹多夫斯基事后在一本描述苏联航天医学的书中提到:“我真想对她好一点,因为她的日子所剩无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前准备

雅兹多夫斯基最后选择了莱卡承担这次的实验任务,而受过两次高空火箭训练的阿尔比那则成为莱卡的候补太空犬;穆什卡则做为对照组,待在地面上与莱卡同时使用维生系统。雅兹多夫斯基在火箭离开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之前帮狗们做了手术,使发射器可以回报其呼吸、心搏和血压。由于在图拉坦附近的机场跑道太小,狗儿和工作人员搭乘的图-104喷气客机无法降落,必须先到塔什干换成比较轻型的伊尔-14,之后再转至图拉坦。升空之前,训练工作仍然持续进行,并轮流进入太空舱适应喂食系统。NASA资料显示,莱卡于1957年10月31日进入太空舱,此时距发射还有三天。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工作人员在太空舱上装上软管,连结加热器,以维持太空舱的温度。两名助理在升空之前持续关注莱卡的状况。1957年11月3日,升空任务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在此之前,工作人员将莱卡好好的打理一番,他们以稀酒精沾湿莱卡的毛,进行消毒,并以碘涂布在生理感测器的周围。其中一个技师将太空舱打理好后,将莱卡安置在她的座位上。“将莱卡的舱口关上之前,我们亲了她的鼻子,祝福她一路顺风。我们知道,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宇宙航行

火箭升空的准确时间个来源说法不同,大约是在莫斯科时间05:30:42或07:22。当加速度到达最大时,莱卡的呼吸频率骤增,为发射前的3到4倍左右。发射前,莱卡的心搏为每分钟103下,加速前期增加到每分钟240下。到达轨道后,斯普特尼克2号的鼻锥成功脱离;然而,火箭芯级未能分离,导致热控系统无法工作。隔热材料撕裂导致控温系统异常,使舱内温度升高到40 °C(104 °F)。失重后3小时,莱卡的心搏才回到每分钟102下,回复时间比地面训练时要长了三倍。初期遥测显示莱卡焦躁不安,但仍有进食。5至7小时后,莱卡彻底失去生命迹象。苏联科学家曾在莱卡的食物中加入毒药,将莱卡安乐死。多年以来,这些人不断争论她究竟是因为太空舱电力耗尽窒息而死,还是吃了食物而被安乐死。莱卡确切的死因一直争论不休,直到1999年,数笔俄罗斯的资料显示,莱卡在环绕地球飞行第四圈时因太空舱过热而中暑死亡。2002年10月,当时负责此项目的一位科学家马拉申科夫透露莱卡是因过热而死。根据他在美国德州休斯顿的世界太空会议上报告的一份资料,“这次实验显示,在如此紧凑时间不可能建造一个可靠的恒温系统。”1958年4月14日,斯普特尼克2号在飞行5个月之后,带着莱卡的尸体一同坠落,在大气层中焚毁,一共绕行了地球2,570圈。

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火星探测漫游者任务中,NASA将火星上的某一种土壤命名为“莱卡”。

莱卡所产生的动物权利议题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闻问,因为当时美国和苏联正在进行激烈的太空竞赛。1957年的一份报纸剪报指出,当时媒体只关心这件事情的政治性,而莱卡的健康问题则摆在其次。

斯普特尼克2号属于不可回收性飞行器,因此莱卡在项目中注定死亡。于是燃起了虐待动物和动物试验的争议。在英国,全国犬类保护联盟呼吁所有养狗的饲主默哀一分钟;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在莫斯科电台宣布火箭升空之前就接获抗议。当时动物权利保护团体呼吁公众到各个苏联大使馆进行抗议;有一些人则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进行示威游行。不过,美国方面的实验室研究员们至少在莱卡死亡的消息传出之前都是支持苏联实验的。

苏联本土方面,无论是媒体或书籍上的争议均相对较少,此后多年无人公开质疑该决策。直到1998年,当时的科学家贾岑科对于将莱卡送上太空表示相当懊悔。其他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则由于言论审查的关系,同样鲜少有人敢质疑此事;然而波兰的学术圈则对于这件事大肆批评。1958年发行的波兰文科学期刊《何人?何时?何为?》讨论了斯普特尼克2号任务,博润在此杂志的航天专栏某一章节指出,没能将莱卡活着带回地球令人扼腕,也无疑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莱卡的纪念雕像位于俄罗斯的星城的宇宙人训练中心。在它之后的所有太空动物实验都由可回收的飞行载具执行,但仍有4只狗在苏联的太空任务中殉职。1960年7月28日,巴尔斯和利西加在R-7火箭升空后不久的爆炸中丧生。1960年12月1日,小蜜蜂和穆什卡乘坐的斯普特尼克6号则因飞行器回收时的电力异常导致轨道偏离。苏联为了不让西方国家取得火箭,刻意将其爆破,导致两只太空犬殉职。

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罗马尼亚纪念邮票,上面写着“莱卡,首位进入宇宙的旅行者。”

莱卡死后,苏联公布她执行任务时的相片。照片中的莱卡系着安全带坐在太空舱中回头看望,英姿飒爽。许多纪念品即是以此张照片做为设计,如蒙古和罗马尼亚的邮票。

这张照片中的莱卡形象也铭刻在了莫斯科的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上。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之后,苏联开始为纪念碑竞图。最后胜出的是兰迪佛斯基、以及科钦、巴须三位雕刻家的作品。纪念碑于并于1964年10月4日落成,也就是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7周年的日子。纪念碑成尖塔状,塔身是一架火箭,基座则是钛塑造的喷气气流。而纪念碑附近博物馆的四周外墙,则是以历来太空英雄为主题做浮雕。而浮雕上的莱卡,则是根据她在太空舱上系着安全带的经典照片塑造。此外,许多流行乐团也以莱卡为名,例如芬兰乐团莱卡与宇宙人,以及1993年在英国组的乐团等等。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将火星的一个土壤采样处命名为莱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4月11日,俄罗斯官方在莫斯科为莱卡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的附近就是当年将莱卡送上太空的军事研究机构,外型设计则是莱卡站在火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