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春炜、实习生卢佳圳、通讯员詹苹苹报道:让非遗在岭南热土焕发全新魅力!6月10日,越秀区“越赏非遗秀美新彩”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越秀区文化馆正式启动,以非遗展览、展演、体验、培训、比赛等多种形式“玩转”传统技艺,把非遗带到市民游客的身边,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本次新增1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不少街坊就大赞“实至名归,听着名称就很有亲切感”。

活动现场,越秀山故事、广式竹升面制作技艺、广式点心制作技艺(酥类点心)、市师鸡烹饪技艺、广式牛腩食品制作技艺、铅活字铸字技艺、黄氏正骨疗法、岭南一针候气针灸法、广州龙形拳、广州陈氏太极拳、传统插花(广式插花)、岭南盆景技艺、广府素菜烹饪技艺等13个第八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被授予牌匾。至此,越秀区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已达48项,标志着越秀非遗名录体系日益健全。

越秀区第八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数量多、门类全、覆盖广,项目总量和新增项目数量皆创下历年之最。本批项目中,传统医药类2项,民间文学类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2项,传统美术类2项。传统技艺类所占比例则最多,有7项入选,彰显了传统技艺在越秀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铅活字铸字技艺、岭南一针候气针灸法、黄氏正骨疗法等濒危项目亦被列入了本批代表性项目中,得到了抢救性的挖掘和保护,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编辑:郑健龙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