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军改中,除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北京卫戍区以外的25个省军区、3个直辖市警备区统一转隶军委国防动员部,不再是“大陆军体系”下的陆军组成部分,但其正军级建制依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这28个省军区官兵所佩戴的臂章变成了“国防动员单位”,而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北京卫戍区的全体官兵则佩戴“陆军”臂章。

佩戴“国防动员单位”臂章的省军区现役官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转隶,上述25个省军区、3个直辖市警备区在职能任务和力量构成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不再以防卫作战为主业不再领导管理作战部队(包括陆军预备役部队)。单从这点来看,隶属军委国防动员部的省军区、直辖市警备区已经完成了从军队作战单位向军队行政单位的转变,其下属的正师级军分区、警备区也是一样。

那么,原先省军区系统下辖的边防部队、海防部队都去哪了呢?综合官方媒体和国防部的新闻报道来看,除了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的边防部队依旧由两个军区自主领导管理以外,其余的边海防部队都转隶各战区陆军序列了,例如驻海南的海防部队已改编为相应的南部战区陆军海防旅、驻内蒙古的边防部队已改编为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于是乎,不少网友都惊呼:“省军区这是成了空架子?只有军官,没有士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然,虽然不再领导管理作战部队了,但省军区系统其实还是有兵的。据公开资料显示,每一个隶属军委国防动员部的省军区、直辖市警备区都会配备警备纠察队、警卫勤务队、综合训练队这三支直属力量,级别均为营级;也就是说,省军区至少还有三个营的现役兵力。另外,省军区系统麾下还掌握着一支规模达数百万的大军:中国民兵。诞生于战火中的中国民兵,作为“兵”,其基本属性就是“战斗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我国国防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等军队各级国防动员单位是我国民兵力量的主要领导管理者。而中国民兵历经70余年的建设,早已脱胎换骨、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力量结构明显优化。早在2011年12月,中国国防部网站就发布消息称:“我国基干民兵数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000万减至800万,新组建保障军兵种作战的民兵专业分队已逾40万人,快速动员能力显著提高。”

中国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现在,每年仍有数十万民兵常年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或是守护铁路、桥梁和隧道,更有数百万人次的民兵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和模范榜样。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民兵队伍的建设与成长中,充满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见证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转型升级,成为了富国强军的缩影。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