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汽车才是巨大的浪费,去马路上看看,大部分汽车都是驾驶者一个人开,浪费了宝贵的道路资源。电动车影响交通的结论,并无权威报告,有模型推演么?禁止以后能在多大程度缓解拥堵?市民出行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电动车是老百姓最常用的生活生产工具,是的,生产工具,除了通勤,打工人还用它来跑腿、运输、带工具。广州这个限行举措可不能轻易出,面太广,也不太好管,怎么限,这得用多少人力物力?有这功夫还不如去修路。退一步说,真要限行,也得是电动自行车和汽车一起限制,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否则有歧视之嫌……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以前走人行道不用担心被撞,现在走人行道分分钟被自行车擦伤,该管管了。即便你自己不担心,那家里总有老人小孩吧。
当然,我也赞成不一刀切,首先应该针对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对新国标电动车可以宽松一点(一个限速25公里的电动车,可能骑不过部分自行车,体积远小于小汽车,危害小于小汽车(汽车都是1吨往上,电动车几十公斤,再看速度,两者动能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严格限制的同时道路规划也要跟上,部分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要解决,因此责任判定规定必须有,但因为新国标电动车动能低于小汽车高于行人,应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广州拟分路段分时段限行电动自行车引争议:一刀切不可取?比如,能否让电动车的骑手强制买交强险,也有12分的违章扣分制度,参与交通出现事故时也能够比照小汽车的责任判定?这样比一禁了之可能会让市民更容易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