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地处太平湖畔,自2000年开始种植雷竹,经过20余年发展,将雷笋产业与茶叶一起被列为黄山区农业特色产业。该乡现有雷竹林13000亩,年产鲜笋650万斤,全产业链产值达1.9亿元。2023年新华乡(笋产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成功入选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名单。

培育基地引导。实施“竹业富民”工程,大力扶持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通过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在雷竹新品种和抚育新技术上进行示范,在产量、质量和效益上进行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乡笋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高产优质雷竹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1100亩。几年来,基地共带动农户新栽植雷竹近3000亩,带动农户采用钩稍技术进行雷竹林抚育近4000亩。

推广绿色引航。制定了《新华雷笋绿色种植示范和试点工作方案》,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绿色种植机制,以支部联系协会,基地试点推广,普及绿色种植,建立高品质雷竹基地3000余亩,在源头种植上推动全乡雷笋品质整体提升。在加工环节上,整合移民、林业等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了高盐污水处理、LNG天然气站、冷链仓储等项目,推动竹笋产业链“绿色”增值。在产品升级上,加大低盐无盐食品研发,开发脱水笋干、低盐冷冻绿笋等绿色产品矩阵。

打造品牌引领。连续9年举办新华雷笋节系列活动,着力在提升地域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上同发力、互促进,在打响雷笋品牌上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企业共注册“绿皖南”“竹尹”等笋产品商标4个、获得国家实用性专利1项,“黄山笋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组建黄山区笋竹产业协会,组织“地理标志产品”“一村一品示范乡(村)”申报。2023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乡镇(笋产业)”,2023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单位。

汇聚人才引智。加大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着重从优良品种、笋竹高效基地建设、笋竹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对笋竹产业链上的“土专家”“田秀才”进行摸底造册,建立乡土人才资源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定期邀请外地专家开展雷竹绿色种植、农村电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同时,每年组织一批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赴外地研修考察。

近日,新华乡针对雷笋销售、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与京东科技集团洽谈,创新供应链,让笋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崔铠亮 江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