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曾告诫过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某一方面来说,爱钱没错,但获取财富的方式不能违背道德原则。

那么什么是符合道德原则的方式呢?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获取财富,我们都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工作来赚取。我们不应该试图通过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或道德准则的手段来获取财富。

今日,网络上#孤寡老人家中被盗后服毒自杀#冲上了热搜榜。

这是关于一位95后女孩开着奔驰盗窃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样的盗窃行为本身就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但更加令人愤怒的是,这位女孩的行为竟然导致了苦主选择了服毒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瑞昌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被告人陈某某开着奔驰车在村里多次盗窃孤寡老人的财物。

最终,陈某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在2022年的10月份和11月份,一名名为陈某某的95后驾驶一辆白色奔驰车来到江西省瑞昌市的三个村庄,通过溜门入室的方式进入受害者的家中进行盗窃。

据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显示,陈某某并不是随机选择受害者进行盗窃行为,而是利用她女性的细心,观察当地居民中哪些人是年龄在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

专门选择孤寡老人下手是因为老人往往没有经常查看自己的财物情况,同时也较少使用网络支付,因此家里有财物的可能性更大。

陈某某在江西省瑞昌市的三个村庄,共盗窃了四家孤寡老人。

具体来说,她从第一户柯某1老人家中偷走了现金12000元,从第二户柯某2老人家中偷走了现金45000元,从第三户陈某老人家中偷走了现金5000元,最后从第四户柯某3老人家中偷走了现金17500元。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几个老人家中被盗窃的钱财并不多,但对于孤寡老人来说,这些钱财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财产,甚至可能是他们的全部生活积蓄。

相比之下,年轻人可能只是稍感心疼,过几天就能够接受这种损失,但对于老人来说,这些钱财可能意味着他们的生命和未来。

因此,何某2在发现自己家中现金被盗后,一时悲愤想不开,在家中喝农药自杀。

经过医院抢救无效后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新闻信息,谁能想到如此“狗血”的剧情,一个开着奔驰的小姑娘去70岁以上的老人家盗窃。

用庄子的话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但不应该被物质所束缚。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保持内心平静,学会对待外界的各种事物,接纳它们的存在,随遇而安,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执着于过去或未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物质的主人,而不是被物质所控制,成为物质的奴隶。

这位姑娘的行为,令人不齿。

她沉迷于盗窃之中,而且还盯上了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这种行为简直是毫无道德和良心可言。

最终法院审理,陈某某被指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溜门方式进入他人住所盗窃。

经审查后,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此外,被告人之前也曾多次犯罪,但在此次案件中,她能够坦白自己的罪行并积极退赃,这些情节在判决中得到了考虑。

然而,由于她的行为涉及盗窃孤寡老人,且导致了柯某2的死亡,因此法庭最终判处陈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纷纷表示谴责,“那是老人的血汗钱,她这一盗,毁了老人的整个晚年。”

“不知道奔驰女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是4万可是血汗钱啊......”

“自己开奔驰了,为什么还要去盗窃老人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呢?不能理解!”

“太让人气愤了,这个奔驰女太可恶,老人太可怜了,大家有空还是多陪陪老人吧!”

“这是老人的棺材本啊......”

想起一个网络新闻来,家住在蒲包乡兴隆村的王大爷已经72岁了,是一位孤寡老人。

平时靠着种庄稼和政府救济来维持生计。

由于长期独自生活,他开始为自己做棺材的准备。为此,他省吃俭用积攒了大半生才勉强存下2万余元。

这笔钱对于他来说十分珍贵,因此他将其当作宝贝般妥善保存,用报纸包裹好,放在床垫下,并每天都会检查一遍。

尽管王大爷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但他依然在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中午,王大爷从外头回到家中,犹如例行公事一样,去翻自己的床垫。

这一翻,发现怎么都找不到它宝贝的棺材本。

顿时,王大爷感觉天塌了一样,五雷轰顶,悲从心中来。

王大爷报警后,民警勘查了屋前屋后及门窗,发现门窗完整无损,屋内物品摆放整齐,未有明显翻动的痕迹。

根据工作经验,推测是王大爷自己忘记了放钱的位置。于是陪同王大爷根据平时存放贵重物品的习惯,逐一排查,最终在床底的角落处找到了用报纸包裹的现金。

王大爷拿着失而复得的“棺材本”,痛哭流涕。

可以想象,要是柯某2也能在家中找到自己的现金,那么,他也许不会走上这个极端的选择上。

孤寡老人在晚年因为没有亲人陪伴身旁,只能独自面对生命中最后的阶段。

当他们遭受到盗窃等不幸事件时,感受到的孤独和绝望是难以想象的。

再借用庄子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这句话是在劝诫我们,在处理物质上的事情时,应该放下执着,随缘而行,遵从自然规律,不要被贪念所左右。

虽然物质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些人为了追求无尽的物质财富,不顾健康和家庭,将自己置于劳累、节俭的生活状态,最终可能无法享受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物质的重要性,但也要明白物质够用就好,不要为了积累物质而失去自我,甚至牺牲生命。

只有在平衡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面对每一个选择,我们需要摆正心态,保持淡泊的心境。

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权势还是卑微,都不应该让自己沉迷其中,而是应以一种平常心看待人生的荣辱得失。

作为君子,虽然爱财,但也应该遵循正确的获取方式,即“道”,既包括法律和规则,也饱含了道义和良心。

只有在合乎法律道德准则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并在其中感受到尊严和成就感。

如果一个人获取不义、不合法之财,那么他的行为与封建官府的勒索和强盗的抢劫并无二致。

虽然聚敛财富是一种需要讲究方法的行为,但我们不能做出违背良心、伤天害理的事情。

只有通过获得有道之财、合法之财,才能过上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心底无私的生活,并且实现更多的收益,拥有更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守法律规定,恪守道德准则,在赚取财富的同时维护自己的良知。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不会被财富所左右。只有在精神和物质上达到完美的平衡,我们才能迎接未来,享受真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