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美媒日前援引乌克兰前线军人的话报道称,他们在执行反攻任务的时候“遭遇到俄军的钢铁之墙”。多名受访的前线乌军人员告诉美媒,他们所在的团级部队在进攻过程中,遭到俄军“冰雹”火箭炮的打击。而前进的路上布满地雷,俄军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不断在头上盘旋。一名士兵心有余悸地说:他们在等待乌军的到来,所有的阵地都做好准备,这是一道钢铁之墙,太可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俄国防部发布的消息显示,在乌军接连数天的进攻行动中,俄军击毁了大量的乌军坦克、装甲车和其他重型军事装备,并打死了数千名乌军士兵。无独有偶,日前也有美国政府高官告诉《华尔街日报》,乌军在连续几天的进攻行动中“遭遇重挫”,除了大量北约军事装备被毁外,还至少损失了5000名军人。由此可见,不管基辅当局如何故弄玄虚,但乌军的反攻实际上早已开始。只不过,在俄军的“钢铁之墙”面前,他们除了损兵折将外,似乎并没有取得可值得西方政客炫耀的战果。

乌军的反攻行动实际上是在被一再推迟的情况下发起的,从去年底的“春季攻势”再到最近的“夏季攻势”,基辅方面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反攻的时间。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就是乌克兰军队并没有做好反攻准备。谁都知道,乌军在巴赫穆特的争夺战中损失惨重,再加之北约在对乌军援方面已后继乏力,因此很难再次组织像去年秋季那样的大规模反攻行动,更别指望会取得与去年类似的辉煌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现在的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已经被折磨的太久,急功近利的西方政客,都渴望乌军能够发动一场像样的攻势,并取得与去年类似的战果,以此来向国内民众和舆论证明,他们的对乌军援举措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尽管基辅方面一再向西方表明,他们的军队还没有做好反攻行动,但由于西方各国政府太渴望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表明自己在乌克兰冲突上所持的立场并没有错。所以,乌军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冒死对军发起“自杀性攻势”。

其实也难怪西方政客会如此催促基辅发起反攻,说到底,就是西方内部对乌克兰问题出现越来越强烈的悲观的看法,这对他们继续支持乌克兰政策上是非常不利。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家颇具影响力且多数成员都与俄罗斯为敌的机构,在欧洲多国进行一项民意调查,但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因为民调结果显示,欧洲民众都坚信俄罗斯不会战败,也不认为依赖美国就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由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出资展开的调查结果,令这家反俄智库感到不安。因为在德国、法国、匈牙利和奥地利 等11个欧洲国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北约能够支持乌克兰打败俄罗斯,但其余的约三分之二受访者则持相反的态度。而且,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继续依赖美国不是件好事,并支持在战后恢复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对此,这个反俄智库在报告中非常不安地表示,如果欧洲人就此问题的讨论受到如此极端立场的主导,这将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显然,相比于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欧洲政客,承受着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反噬折磨的平民老百姓,更能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在欧盟和一些成员国仍在跟风美国继续对乌提供军援之际,绝大多数老百姓却认为西方打不赢俄罗斯,并反对欧洲继续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这对欧洲反俄势力而言,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欧洲明年大选季即将来临,民众对乌克兰冲突态度的变化,不只是会给即将到来的各国大选产生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获取选民的支持,一些之前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政府,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顺应民意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由此而造成的结果,将如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所言:一旦失去西方的支持,乌克兰将会在数天内向俄罗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