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7090政策”是2006年推出的,要求90平以下的户型要占到70%以上。文件一出,全国的开发商都懵逼了,谁也搞不懂这俩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90平,指的是建面还是套内啊?如果是建面,那套内也就70多平米,而如果是套内,那建面就能上百,里外里能差出30多平来,以哪个为准?70%就更让人糊涂了,到底指的是数量还是面积?比如100套房子15000平米吧,是70套的面积在90平以下就行,还是说得拿出1万平米来盖小户型?

当时甭说开发商懵逼了,连各地的执行部门也搞不懂,只能要求建设部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拖了好久倒是出台了一个,明确说90平指的是建面,别拿套内糊弄事儿,那就不算小户型了。但70%解释的挺笼统,说是由当地政府控制总量。比如说今年这座城市总共要盖100个小区100万平米吧,那就必须有70万平米是小户型,至于具体怎么分配任务由当地主管部门掌握。

但这根本就没法执行,所有的计划都是在变化的,面积更是不可能准确控制。而且这指的到底是规划用地还是实际投放的土地?是审批的面积还是开工面积,或者是完工验收的面积,再或者是销售面积?那既然是说不清楚,干脆就让所有项目都执行政策吧,也就是必须有70%的面积盖成90平,一刀切才最省事儿。

但这就苦了那些已经设计完成并开工的项目了,本来盖的是大户型,但新政策必须要求验收的时候是小户型。可项目定位又是豪宅,真要是盖成小户型卖给谁去,开发商非得赔死不可。

于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就都出现了一套房子两三个房本的怪现象,也就是把一套大户型拆分,报批的时候说是两套三套,但销售的时候说是一套,卖完房一打通不就得了。反正当年也没有限购几套的说法,那甭管几个房本也就不影响销售了。

可谁知道过几年限购加码了,北京一个家庭最多两套房,那这些两三个房本的就别扭了。不是房子不好,也未必是价格太高,而是大多数家庭都没有那么多的资格。比如仨房本的,那就必须是两口子加上孩子的才行,否则跟买没法过户。怎么说呢?这就是特殊时期的无奈吧,普通人只能接受,无可改变。

建设部当初为什么要主导这个政策?其实也是没办法。眼看着房价越来越高,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大,都要求建设部出手整治。而谁都知道得加大土地供应才能多盖房子,否则的话价格不可能压下来?可建设部只能管建设标准,管不了土地啊。

那建设部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让开发商用现有的土地盖更多的房子,用压制改善需求的方式来多提供房子。只能说建设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

打个比方吧,这就跟某天面包涨价似的,涨到谁都觉得贵了。那按说应该是多供应面粉,这样才能把面包价格压下来。可是食品监管部门只能管工艺和卫生什么的,管不了面粉的供应,那就只能让面包房少做面包,尽可能的多蒸馒头。也就是先不让少部分人吃的好,而是让大部分人饿不着。

只能说这是管理部门的无奈吧,权限之内也只能是这种方案了,要不然还能怎样?

这还算好的,好歹是能管到一些供应量,而那些彻底没法儿管的才别扭呢,有劲儿使不上。什么产品?小产权呗。

无论是问谁说小产权应该归哪个部门管?回答都肯定是房产管理部门。可是,房产部门能管的只是国有的城镇建设用地,而小产权使用的都是农村集体功用地或者是农业用地,这不归建设部管。

当然,建设部虽然管不了土地,但是可以管理销售的,也就是不让小产权开发商卖房子。可是他们已经盖完了,真能拦得住销售吗?

所以那年的文件里,建设部竟然发出了一个对小产权的“购买风险提示”。不知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看的哭笑不得的。你们是监管部门啊,竟然管不了小产权,然后提醒买房人注意风险,太讽刺了。

当时我还问过建设部的人,说你们既然是管建设的,那不让小产权建设不就得了,也就是禁止施工。

但人家回答的也挺明白,说人家本来就是违法建设,什么手续都不办,压根儿也没想办,那你作为监管手续的部门,能管的了吗?能盖小产权的开发商可都不是普通人,不是开黑车和路边摊儿的能比的,哪个项目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充分授权和各部门配合,很难阻止施工,毕竟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想守规矩。

所以都互相理解吧,虽然7090政策在执行中很死板,也确实减少了产品的多样性,效果肯定不算完美。但从出发点来说,建设部也确实是想用现有资源提供更多的房子,尽量先满足刚需的基本居住条件。

房地产是个巨大而复杂的产业,哪个方面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有人说那加大土地供应不就得了,哪有那么简单啊,各部门都有现实中的各种困难,岂能尽如人意?

今天是看到有人在批评“7090政策”,随手写几句,并非替各部门辩解,更不算歌功颂德。只是说治理国家和发展经济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哪个部门都只能说是尽量努力吧,希望能找到尽量完美的方案……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