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健康,很多人会觉得身体不生病就行,实际上,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道德上的完美状态,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更何况,幸福快乐是每个人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呢?CHTV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教授马宁为大家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从态度上来讲,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一样重要。而且,身体和心理会互相影响。如果持续消极情绪的话,会使得我们机体的免疫水平下降。像冠心病、消化道溃疡和癌症等,都与消极情绪有关。

第二,积极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自我心理健康素养。比如运动尤其是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和预防抑郁和焦虑情绪,一些呼吸放松训练比如腹式呼吸会帮助机体做一些自我调整;另外,情绪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还需要知道抑郁和焦虑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当它出现时能够更好地识别。

第三,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平时可以主动积累一些积极情绪,比如观看了一部好的电影、阅读了一本好书、发生了旅游趣事,甚至是享受了一次温暖的阳光。把这些快乐的事情存在脑海里,或者记录下来。当你情绪不太好的时候拿出来,可以更好地度过低谷时期。

第四,了解自己,善待自己。对自我能力有客观判断和认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和生活计划,不要太高。如果过度地追求完美,压力会很大。对于能够把握的事情,要有自信心,这很重要。积极努力地去争取对自我的成就,要感受到价值感,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

第五,人际和谐。保持良好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平时多跟社会环境接触。一方面充实自己,同时也能让自己不断地去积累跟别人,跟环境之间的良好的互动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包括家人、同事、朋友和陌生人。

最后,要有好好照顾自己身体的能力。吃好、睡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适度,不过度节食,不过度暴食,比如高度加工的食品。在睡眠上,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睡前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一般情况下,成人6到8个小时的睡眠,能够保证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做好以上6点,相信你可以拥有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