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昕茹 来源:IT时报

在6月11日举行的“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展览会”上,国际首个电池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类别规则(PCR)》(试运行1.0版本)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联合发布。该PCR由SGS起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60多家电池企业共同参与编写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池材料生产国,是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总监刘彦龙介绍说,我国锂离子电池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的产量均占到全球的70%以上。出海也成为近年来我国不少电池相关企业的关键词。

然而,近两年,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性主题,欧盟及世界多国相继推出电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准入门槛,碳足迹正在成为一种隐形的绿色“贸易壁垒”。欧洲即将发布的“电池法规”中就要求,法规发布18个月后,电动汽车电池、工业电池和LMT电池都必须带有产品碳足迹声明,且碳足迹生命需覆盖每个制造厂的每个型号的每块电池。

“双碳背景下,建立电池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及中国电池类产品环境足迹数据库,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系统化地支撑顶层设计与决策,是推动我国电池行业低碳生产、夯实电池产业全球优势的重要抓手。”刘彦龙表示,电池行业EPD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电池产品绿色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增强我国电池行业在全生命周期数据方面的自我掌控能力,为电池产业链健康低碳发展提供第一手数据支撑。

据了解,作为国际上第一个电池行业的EPD平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将为电池企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数据和信息出具相关报告,并由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为电池企业出海保驾护航。SGS中国区总裁辛斌介绍说,平台最新发布的电池产品的类别规则(PCR)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制定,相关标准与国外法律法规接轨,有助于我国电池企业出海的合规性需求。未来,平台还将与国外EPD平台开展互认工作,增强我国在全球电池行业的影响力和产业安全。

目前,我国企业在执行碳中和相关要求时仍然面临一定挑战。在当天的电池产业链低碳发展圆桌论坛中,就有企业指出,国际上不少国家都要求企业的碳足迹需要覆盖整个供应链系统。这就意味着,碳中和的要求不再是单个企业的责任,而是整个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的责任。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上下游企业往往出现碳中和意识不强等问题。

对此,辛斌认为,尽管目前一些企业碳中和意识还不强。但随着全球碳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电池核心企业的碳中和压力将进一步传递到产业链上下游。“这并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在他看来,随着国内相关规则的完善,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将传导到整个行业,加速电池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类别规则(PCR)》(试运行1.0版本)的发布,”辛斌说,“标志着更加科学公正的电池产品绿色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电池行业低碳生产、夯实电池产业全球优势的发展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