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收藏讯 北京时间6月13日消息,第八届HKCS展会取得了钱币收藏业界的广泛好评,期间许多资深钱币收藏家和学者,也为HKCS撰写了相关学术和心得类的文章。本篇就是由香港资深钱币收藏家李汉民先生所著,分享了有关香港钱币的一些趣味历史,帮助爱好者们拉近历史距离,了解收藏乐趣。以下为李汉民先生的文章原文:

香港钱币的历史说长不长,但也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在这一百五十多年里,见证了五个英国皇朝的更替和一个中国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和政权的更易,顺理成章带动了货币改革。因应社会发展及经济市场需要,从殖民时期至今,香港的钱币按币值、不同质料:金、银、镍、铜及合金和型态等铸造而成,屈指算算也有62个品种之多!

这些钱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流通的钱币当中,就出现了一些因方便而配以特别有趣名称,例如我们俗称硬币做“神沙”,其实这名词是从英文“CENTS”音译过来的,“CENTS”也代表了币值细、数量多而湿碎的一堆硬币,所以“神沙”的由来是非常有意思和贴切的。

记得五、六十年代我们小孩时仍然可以见到一仙纸币,但那个时候已经不能在市面流通使用,只会用来缴交电费或水费的零丁尾数。战后的香港,一般为劳苦大众,家庭子女多、父母学历低,生活环境困窘。在贫穷线下之市民,多干粗活或在工厂上班,收入微薄,故“神沙”的流通量相当大。对喜欢收藏钱币者如我们,都会发现越低币值的钱币就愈难找到完美品相,尤其是发行量较少的年份就更是大海捞针。说到这里好像有点离了题!不,这才是钱币收藏趣味性的开始呢!

先说个“斗零”典故吧!当时的“斗零”相等于五仙来使用。其实“斗零”这名称源自百余年的清朝,当时一些做生意的人不想人家知道来货价钱,便把数目字换上了一套生意行内暗语,从壹到拾排序如下:

壹=之、贰=臣、叁=斗、肆=苏、伍=马、陆=零、柒=猴、捌=庄、玖=湾、拾=响。

自李鸿章于1890年到访德国回国后,借鉴外国经验,展开了中国钱币改革。清光绪年开始建立钱币制度,把过去以重量流通的银锭改用为有系统的银圆,这样一来对市民使用上更有效率及方便。订制中又把银圆分类如下:

三分六厘=伍分、七分二厘=壹毫、一钱四分四厘=贰毫、三钱六分=半圆、七钱二分=壹圆。

在这裡大家或会发现“三分六厘=五分”跟商人行内暗语有点关连吧!若你们将暗语配上数目字,很明显“叁=斗和陆=零”,再将两字并上就是我们熟识的“斗零”啦!请不要少看这“斗零”威力呀!皆因1966年天星小轮向政府申请加价斗零而引发了香港七天暴动,事件酿成1人死亡,26人受伤,逾1900人被捕。

到了1970年代末,香港因缺乏辅币而令小商贩相当头痛,曾出现过以邮票代付对等货物的境况。政府为解市民之急,于1976年起发行了大面值的多边形伍圆辅币。有些不良份子利用骤眼看来外形相近的壹圆硬币,以工具锉成多边仿冒新推之伍圆硬币。为求鱼目混珠,刻意在晚上暗使用,尤以欺骗的士乘客为甚。因为大多趁乘客匆忙下车之际,司机就来一招偷龙转凤,神不知鬼不觉下多赚了数块钱!这些事件屡次发生后,很多小贩生怕中招,为求自保,就在多边的伍圆上用红油漆写上大大的阿拉伯数字5来作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ong Kong Hotel One Drink 代用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rst Office Token 唏士洋行代用币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因辅币短缺而产生的代用币一事。其实早在20年代的香港,一些私人大机构或日用品公司都会发行自己的钱币!哇!这样也行吗?你没搞错,最早自资发行钱币的公司要数香港酒店的"Hong Kong Hotel One Drink Token",使用原因当然是为了方便酒店客人品酒消遣时使用而已!另外一枚则也属私人洋行内推的“唏士洋行 赞拿士布碌 = Hirst Office”, 机构英文名称应该是 Jonas Brook,相等于镍质的五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巴士公司1935五仙

此外,最为人所熟悉亦是收藏家渴望拥有的就是香港大型公共运输机构发行的“中华巴士公司1935五仙 (China Motor Bus 5 Cents)”,这也是唯一的一枚带有年份的代用货币。但要留意:由于此代用币在市场并不多见,好些不良币商除涉造假外,更画蛇添足多铸了币值一毫若干枚。中华巴士的代用币只发行了五仙,希望藏家谨慎,勿“见钱开眼”而被骗!

以上每个小故事皆有迹可寻,那些年藏在历史与民生之间的钱币独有点滴,都值得大家细味学习和欣赏。

声明:本文由HKCS官方授权转载,作者:李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