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出生在唐山丰润农村的张小光,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没有纸和笔,小树枝、粉笔头就成了张小光的宝贝,家里的墙上、地上都是黑猫警长和蓝精灵。张小光父母都是地道农民,没有多余的金钱和精力培养他,然而张小光却通过努力,成就了自己多彩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高中前,张小光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临摹,无论是看到电视上的卡通人物、或是故事书上小动物,只要他喜欢就能模仿的惟妙惟肖。“小时候最想拥有的就是一套颜料笔,然而央求了父母多次都没能如愿,我就用红砖粉、绿树叶来满足我的需求。”张小光说,那时候捡到一个彩色粉笔头可以兴奋一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考时,张小光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当地高中,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学习,但他却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考进高中。进入高中后,张小光学了三年素描与色彩基础知识,这三年的学习让张小光求知若渴,整日陶醉在画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中,每天都会学习到深夜,尤其是高考期间,母亲催促几遍才会睡。

经过努力,张小光考上了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油画,后期进修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进入陶瓷厂工作,从那时开始接触工笔画。“2014年我拜入范有祥门下,这么多年我跟老师学到很多东西,范老师绘画思想非常前卫,跟他学习的同时不仅会指点我们,也会给我带来很多灵感。”张小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中国画一般都是在纸上绘画,而张小光专攻于陶瓷绘画,无论是瓷盘、瓷板还是瓷瓶都可以在他的笔下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张小光在绘画技法大胆创新,融入油画元素,将写实写意工笔,草虫和鱼用新彩工艺之美呈现于方寸之间。他对画鱼更是有着独到之处,作品风格工细秀美,典雅婉约,既可看到艳而不俗的浓郁色彩,又可领略到精致的造型和别具匠心的装饰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我一直画鲤鱼,在绘画的时候感觉没有什么特点跟灵感,后来开始接触龙鱼,通过写生观察龙鱼的特点去创作,画鱼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绘画没有新意。”张小光说,现在是墨骨的画法直接在陶瓷上染出鳞片然后在上色,将油画的上色跟工笔画相结合,将龙鱼的脊背的色彩体现的更加强烈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其技艺精湛,作品新颖,近年来屡获嘉奖,从作品《锦鲤弄潮》在第十四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中荣获首届“北方瓷都奖”艺术陶瓷类银奖到2017年作品《清园悠闲》荣获中国历史名窑名品展暨当代陶瓷名匠作品交流展银奖,作品近年来屡获嘉奖。

张小光十年如一日的热爱着陶瓷绘画这门艺术,他说陶瓷文化不仅是陶瓷千年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是造型艺术与陶瓷书法、陶瓷绘画艺术的传承。艺无止境,在艺术创作方面,张小光始终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孜孜以求,在艺术的道路上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那道亮丽风景。(作者:王静静)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