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堂主。

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了一个报道。

标题很直白:下达73亿的以工代赈资金。

内容很实际:吸纳解决20余万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直呼:没想到,以工代赈,这个只出现在课本上的字眼。

如今,在现实中,也真实发生了。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

什么是以工代赈?为什么现在还需要?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怎么样缓解就业?

以工代赈,古已有之。

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关于以工代赈的记载,萌芽于春秋,兴起于宋代。

皇佑二年,遭遇饥荒,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在杭州做官的范仲淹,大力搞基础设施,修建府衙、馆驿、官仓,

在古代,做这种大型基建,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一方面,饱受饥荒的百姓参与到建设中去,领到了工资,吃上了饭。

另一方面,城里的其他行业也被带动起来了,杭州城又恢复了往日繁荣。

而新中国开启工代赈工程的序幕,是在1984年,

当时为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国家动用一部分库存粮棉布和中低档工业品,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

到1996年,以工代赈开始由实物折资方式,转为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支持。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安排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以工代赈。

200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堂主认真看了近几年公布的以工代赈的文件,

发现跟古代的相比,有两个不同的特征。

第一个特点,就是现在的以工代赈工程,都是在落后、贫穷的农村。

就拿这次来说,

中央专项投资的73亿元,是用来支持中西部20余个省份实施2000余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这个也挺好理解,小地方嘛,经济不发达,没有造血功能。

大城市至少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虽然最先受到经济冲击,但依托完整的工业链,也是最早的能走出来了。

小地方就不一样, 没有做蛋糕的能力,更没有造血功能。

所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以工代赈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第二个特点,现在以工代赈的工程等级,也不一样。

像古代那种,想要建设基础设施。

在当时的小农经济下,你只要把路劈开了、整平了,就是基建工程了。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你看看现在建造的那些超级工程,不是说靠简单的劳动力,就能做到的。

2023年2月,国家发改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争议,就是: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

很多人对此还是颇有议论。

堂主以为:如今的以工代赈,是不会让你去做重点工程的。

作为一项扶贫济困措施,以工代赈在国际上被称为公共工程。

从字眼上看,以工代赈最重要的是“赈”字,是提振信心。

而从具体的细节来看,

现在的以工代赈项目,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所以,如今的以工代赈项目,做的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比如坡改梯工程:就是斜坡改成梯田。

水毁工程,就是修下路边被雨水冲坏的排水沟。

边坡护理工程,也就是用锄头种树。

工程质量什么的,大家多虑了,不是特别贫困的、深度的贫困地区都没有这种项目的。

那么,以工代赈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其实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那套。

什么是凯恩斯主义

就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策引导,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凯恩斯之前,西方奉行的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

表现出来的,就是放任市场随意发展。

膨胀了不管,衰退了也不理。

从历史结果来看,正是因为完全放任,欧美曾多次陷入经济危机。

很多人都以为西方实行的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

其实不然,至少美国就不是。

就拿以工代赈来说,并不是古代才有,更不是只有我们才有。

国际上最知名的以工代赈工程,就发生在美国。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时任总统的罗斯福,为了把美国拉出泥潭,推出以工代赈,提供就业岗位。

这一时期美国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码头、农田水利设施,市政工程等,

从结果上看,既解决大量就业,也提振了经济。

至于我们现在是不是凯恩斯主义呢?

2014年,凤凰网曾报道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的观点:中国是200%-250%的凯恩斯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话实说,社会经济是需要两只手来管理。

一方面,需要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

同时,又需要计划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调整和约束。

最大的区别在于:

在哪个周期,哪个节点,哪一只手占据了主导而已。

堂主说得再直白点,

凯恩斯主义的作用在于短期,它要做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段,起到调节短期经济波动的作用,而非经济增长。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一时期的干预,把经济拉回到正常轨道上。

关于以工代赈,比较有争议的点有两个:

第一,有人说还不如直接发钱来得实际。

但这里面有个坑。

一来参加到以工代赈的贫困群体,因为在周期之下,没有工作,处于闲散状态。

每天生活大多是打牌消遣什么的,如果直接发钱,真的拿去打牌了,也不好。

最后很有可能,钱没了之后,还是游手好闲。

与其这样,还不如付出劳动,拿到相应报酬。

二来直接发钱,容易导致物价飙升问题,主要是食品价格飙升。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广义货币M2已经高达280多万亿了,CPI还是比较低迷。

因为这钱没有直接到大家手里,真正到手里的话,食品价格肯定是飙升起来了。

一旦食品价格飙升上去了,可就不好下来了。

因此,从理性上讲,以工代赈是比直接给钱要好一些。

大家都有事做了,社会就稳定了。

第二,会不会影响产业升级?

以工代赈之所以说“能多用人工,就尽量不用机器”。

只因为这是个特殊情况,不是针对全行业、全社会。

跟生产率无关,更和经济效益扯不上半点关系。

以工代赈,并不意味着放弃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

大家不要戾气那么重,正如堂主说的,那些中西部的贫困地区,没有造血功能,没有什么产业拿的出手。

吃的都是大城市下来的配菜,现在大城市不好过了,贫困地区就更难了。

说到底,以工代赈这种大规模的社会项目,

放在几百年前觉得很正常,放在几十年前也有人干过,

怎么到了现在,就被说太理想化了?

维持现状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必须主动去探索前方道路。

没有什么措施,是一提出来就十全十美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

但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必要的干预是必须的,和打击先进生产力没关系。

堂主还是那句话:保民生促就业,保就业促消费,经济才能复苏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