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石家庄#?

#城市观察员#?

#石家头条#?

第一,一座城市的中轴线与拉开城市框架没有太多关系,和城市道路的区位也没有必定的联系,它承载更多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人流物流集合,以及城市重心功能。

最近,石家庄城市中轴线胜利大街的信息有点多:

5月21日,市委书记张超超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研究中华大街沿线景观提升和胜利大街道路工程及沿线风貌提升工作。

5月28日,石家庄自规局便对中华大街(南二环—北二环)沿线景观提升计划方案和胜利大街(南二环—和平路)道路提升工程方案进行了公示。

6月7号,石家庄市民政局公布了关于胜利大街和解放大街部分路段更名征求意见的公告。

6月9日,市委书记张超超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研究胜利大街和平路至太平河段沿线景观提升及道路工程、青少年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计划设计工作。

下面,我们就胜利大街沿线景观提升及道路工程的信息进行一下汇总分析:

1,对胜利大街的定位是连接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彰显城市魅力的百年城脉、时光画卷。所以说,胜利大街的城市中轴线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加强了,我再说一遍,城市的中轴线是不会轻易改变也是难以改变的,它并不代表地理核心,它代表的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商业、经济的核心以及人们的认同感。

2,胜利大街更名这一问题其实并不准确,汇华路-栗胜路段本来一直叫做胜利大街,只是和解放大街在这一段重合,此次更名只不过表示将来这条主干线仍旧以胜利大街为主,解放大街在此段共线的现状并不会改变,但是,它反映出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第一,解放大街要想实现正定机场到封龙山景观区的贯穿还需时日,不像胜利大街是一条南北通衢国道。

其次,胜利大街南北经过太平河片区和东南三环片区,并经过高铁片区南部拓展区的中心区域,两端比解放大街的重要性更明显。

另外,胜利大街的名字更有传承性和连贯性。

最后,当时我猜测胜利大街有可能借道建设大街,汇华路-南二环段和和平路-建设大街段有可能废弃的设想将不会存在。

3,胜利大街的改造不像中华大街只是沿线风貌提升,还包括道路工程,南二环-南三环段今年已经完工,这次主要集中在南二环-和平路段,最后又追加了和平路-太平河段,也就是说,胜利大街南二环-太平河段道路达不到双向八车道规格的路段都将进行改造,同时,也最终确认了胜利大街代替解放大街继续作为城市中轴线的地位。

4,汇华路-南二环段胜利大街因为高铁片区施工曾临时封堵,根据现在的信息,这段应该仍旧会继续存在,并获得改造提升,以保证与二环外胜利大街的顺接。

5,和平路-栗胜路段是胜利大街沿线风貌的最大难点,这次将会获得彻底改善,但是,从表述中清真寺是保留的,清真寺周边应该会顺势被彻底清理。

6,这次胜利大街改造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最初计划的双幅八车道改为东侧八车道,很多网友对其中意义的解读是不准确的。

第一,预示着胜利大街不用再等到石太铁路连接线入地完工就可以提前动工了,大大缩短了胜利大街整体完善贯穿的时间。

其次,绿化带由中间改为西侧,方便交通并不是主要的,也是微乎其微的,它主要的意义是方便了游客的休闲观光,试想,如果景观绿化带在道路中间,游客需要穿梭于道路进出,既不安全也影响交通。

另外,这一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使得解放广场和正太广场在东侧与城市道路之间有了一个过渡,不会显得那样生硬突兀,同时,也为两个广场东侧景观打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为游客前去两个广场以及解放纪念馆和正太饭店等设施提供了停靠便利。

7,关于中山路有U型桥取直及地道桥填平并不是什么新信息,在解放大街最初计划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一些网友仍旧提出了疑义,主要集中在地道桥填平上,其实这根本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中山路作为商业大道,存在地道桥和立交桥是非常不科学的,劝业场和纺织中心区域之所以商业无论如何更替也难以兴盛火爆,就是因为地道桥的存在,裕华路上东开宾馆和起初香港美食城的衰落也是和地道桥的存在有关联的,好在裕华路打造的商务大道,作为商业功能的中山路如果存在地道桥,桥两侧很远的距离商业的布局都会受影响,同时,它也会影响桥东桥西的商业成为一种线性整体,割裂中山路的商业功能。

8,消息中提到了裕华路通过宏裕路和光明路与胜利大街实现互联互通,不过要想真正实现两条道路的互联互通还需要在胜利大街西侧打造两条匝道类连接支路,裕华路地道桥的西端为站前街和保晋南街,但是,以工农路和永安路作为连接线有点太绕远,北侧以道岔街南侧随着保晋南街地块儿改造似乎应该也能打造出一条支路,果真如此,胜利大街和裕华路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幸免交叉的互联互通,这点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头条号斗恩担仇

@斗恩担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