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寒冬,一个女兵抱着一个婴儿,哭着对着王学文说:“大哥,我要抗战,求求你留下他吧!给他条活路!”
女兵名叫吴仲廉,她的丈夫曾日三也参加了抗战。他们的儿子在行军作战途中出生了,不幸的是,作战中队伍被打散了,加上当时环境艰苦,襁褓中的孩子奄奄一息。
无奈之下,吴仲廉做了个决定,在附近的村庄找一户人家收孩留子。
然而,眼下人们的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家常便饭,自己孩子都快养不起了,想给孩子找个好人家收留谈何容易?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时,村子里一位好心的大姐给她出主意,保长王学文家试试。王学文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曾经有过四个孩子,但他们都不幸夭折了。前不久,他又迎来了第5个儿子。
当吴仲廉带着孩子赶到王学文家门口时,她已经疲惫不堪,身体几乎支持不住了,靠在大门上晕了过去。
王学文听到门外有响声,走出去一看,发现门口依靠着一个女兵。他四处张望了一下,赶紧让人一起把她扶进家里。
随后王学文急忙找了棉被给女兵盖上。女兵在温暖中慢慢醒来,见到了王学文和他的妻子。
她起身掀开被子,从怀里露出一个瘦小的婴儿。吴仲廉哭着对王学文说:“大哥,我要去抗战,这个孩子没办法带在身边,求你收留他吧。等抗战结束,我再来接孩子。”
王学文左右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想收留,只是我老婆刚生孩子,我们忙不过来。”
王学文的老婆看着可怜的孩子,温柔地说:“收下吧,一个是养,两个也是养。”王学文没有说话,而是走到孩子面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小脸蛋。
吴仲廉见他们愿意收留了孩子,激动地说:“孩子还没有取名,从今天起他就叫王继曾。”王学文看着孩子,笑着点了点头。
几个月后,吴仲廉不幸被捕。当王学文得知她的消息后,他决定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去看望她。
看到昔日瘦小的孩子如今养得胖嘟嘟的,吴仲廉十分欣慰,感激地流下泪水,哽咽地说:“有你们照顾他,我可以安心了。”
王学文郑重地承诺:我们会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他。
不久之后,吴仲廉就被转移了。据传她被送到了西宁,从此就失去了音讯。
不到一年的时间,王学文的亲生儿子就夭折了。从那时起,只有王继曾这个儿子留在他身边。他的夫妻二人从此将他视为己出,对他呵护备至。
后来,吴仲廉被营救出来了。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曾日三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了。尽管如此,吴仲廉仍然坚持参加抗战,一直奋斗到解放战争胜利。战争结束后,她再婚了,并派了3个工作人员去王学文家想要接回儿子王继曾。
14年过去了,王学文夫妇一直把王继曾当作亲生儿子一样抚养。
有一天,突然来了3个人,说孩子的母亲要接他回家。虽然夫妻俩舍不得孩子,但他们知道让孩子回到生母身边会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尽管,王学文的妻子哭了好几天,还是同意让孩子回到生母的身边。
这段美好的相处时光却很短暂,1968年,吴仲廉心怀遗憾离开了人世。
王学文夫妇没有因为自己的困难而拒绝收留孩子,相反他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抚养。善良的人们在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为抗战英雄助力,展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吴仲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决定让孩子留在王学文家中。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