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发表在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观察性研究,纳入了法国一家医疗中心历时13年确诊ATTR-CM的患者700余例,并探索了NT-proBNP和hs-cTnT水平随疾病进展和治疗的变化情况。

关键发现

  • 在ATTR-CM自然病程中,生物标志物的水平逐渐升高。

  • 生物标志物的基线水平和升高幅度对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 与未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相比,氯苯唑酸治疗后NT-proBNP和hs-cTnT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低水平。

  • 早期启动氯苯唑酸治疗使NT-proBNP和hs-cTnT维持在较低水平,是ATTR-CM治疗的最优策略。

背景与目的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是用于评估ATTR-CM患者心脏受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 外周血NT-proBNP和hs-cTnT水平升高表明心脏受累更严重且预后更差。

  • 本观察性研究评估了NT-proBNP和hs-cTnT水平升高是否对ATTR-CM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以及氯苯唑酸治疗是否影响其NT-proBNP和/或hs-cTnT水平。

研究方法

本观察性研究纳入了在法国巴黎Henri Mondor医院的心脏淀粉样变转诊中心历时13年间(2007~2020年)确诊为ATTR-CM的患者,在氯苯唑酸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NT-proBNP和hs-cTnT水平。

患者选择

  • 队列A(n=454):具有≥2次NT-proBNP检查结果的未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包括遗传型134例(30%)和野生型320例(70%)。

  • 队列B(n=248):在氯苯唑酸给药前、氯苯唑酸给药后不久和氯苯唑酸给药后30天内有≥1个NT-proBNP检查结果的患者,包括遗传型63例(25%)和野生型185例(75%)。

  • 队列A和队列B中,部分具有两次hs-cTnT的患者被纳入hs-cTnT分析。

评估NT-proBNP和hs-cTnT水平的动态变化

  • 记录第6、12和18个月时NT-proBNP和hs-cTnT水平的变化。

  • NT-proBNP和hs-cTnT分类的阈值参照Grogan分级标准:NT-proBNP以3000ng/L为界限,hs-cTnT以50ng/L为界限。

评估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对无事件生存期的影响

  • 事件指首次发生死亡、心脏移植或急性心力衰竭。

  • 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Wald检验确定与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 EFS;事件定义为死亡、心脏移植或者急性心力衰竭)相关的因素。

研究结果

在ATTR-CM的自然病程中,NT-proBNP和hs-cTnT进行性升高

  • 未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队列A中,整体表现出了NT-proBNP和hs-cTnT较基线进行性升高的特征,如下图。NT-proBNP升高的斜率为0.0144 [0.0066; 0.0221] (p = 0.0003) ,hs-cTnT升高的斜率为0.0192 [0.0117; 0.0267] (p < 0.00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文图2. 队列A中生物标记物的动态改变. A:log (NT-proBNP)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B:log (hs-cTnT)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

比较NT-proBNP和hs-cTnT在未接受和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中的动态变化

  • 与未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中,生物标志物维持在基线或更低水平的患者比例更高。在队列A中,23.4%的患者在第18个月时NT-proBNP维持≤3000ng/L或由>3000ng/L降至≤3000ng/L,而队列B中这一比例为55.2%。在队列A中,10.8%的患者在第18个月时hs-cTnT维持≤50ng/L或由>50ng/L降至≤50ng/L,而队列B中这一比例为42.5%。

  • 与未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更低:18个月时,队列A中45%的患者死亡,而队列B中17%的患者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文图3. A:在队列A中,第6、12和18个月时NT-proBNP维持或降至3000ng/L以下的患者比例;B:在队列A中,第6、12和18个月时hs-cTnT维持或降至50ng/L以下的患者比例;C:在队列B中,第6、12和18个月时NT-proBNP维持或降至3000ng/L以下的患者比例;D:在队列B中,第6、12和18个月时hs-cTnT维持或降至50ng/L以下的患者比例。

基线生物标志物水平和NT-proBNP的升高幅度对于EFS的预测价值

  • 截止到试验结束(中位随访时间为14.2个月),队列A中共234例患者(52%)报告了EFS事件(死亡25例,急性心力衰竭209例)。

  •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T-proBNP≤3000 ng/L和hs-cTnT≤50 ng/L是EFS延长的独立预测因素,如下图。

  • NT-proBNP升高幅度同样可预测患者预后:在队列A中,121例患者NT-proBNP升高超过50%,其中位EFS为8.8个月,另外333例患者NT-proBNP升高小于50%,其中位EFS为14.5个月(HR:0.75 [0.57;0.98];p = 0.0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文图5. 在队列A中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EFS延长的预测因素。

研究结论

  • 在ATTR-CM自然病程中,NT-proBNP和hs-cTnT水平逐渐升高。基线NT-proBNP≤3000 ng/L、基线hs-cTnT≤50 ng/L以及随访期间NT-proBNP升高小于50%是EFS延长的预测因素。

  • 氯苯唑酸治疗患者和未治疗患者相比,NT-proBNP和hs-cTnT维持在更低水平。

  • 对于初始NT-proBNP>3000ng/L的患者,在氯苯唑酸治疗后其生物标志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表明无论基线NT-proBNP水平如何,患者均能从氯苯唑酸治疗中获益。早期启动氯苯唑酸治疗使生物标志物维持在较低水平,是ATTR-CM治疗的最优策略。

专家点评

ATTR-CM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野生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确诊后43~57个月,突变型患者的生存期取决于突变基因,其中Val122Ile突变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确诊后31个月。ATTR-CM患者死亡原因多为心因性,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虽然ATTR-CM已有散在的流行病学数据报道,该疾病仍缺乏简单有效的危险分层和早期预警技术。

本研究为单中心队列研究,入选了法国一家医疗中心收治的702例ATTR-CM患者,研究者将患者分为两个队列,即未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队列A(454例)和接受氯苯唑酸治疗的队列B(248例)。队列A代表ATTR-CM自然病程,队列B则代表接受了相对规范的氯苯唑酸治疗。首先观察两个队列中生物标志物NT-proBNP和hs-cTnT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队列A中生物标志物持续升高,而队列B中生物标志物维持在较低水平。队列A中,基线NT-proBNP≤3000 ng/L、基线hs-cTnT≤50 ng/L以及随访期间NT-proBNP升高小于50%是无事件生存期(EFS)延长的预测因素。氯苯唑酸治疗可降低NT-proBNP至3000ng/L以下并使其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无论基线NT-proBNP水平如何,患者均能从氯苯唑酸治疗中获益。早期启动氯苯唑酸治疗将生物标志物维持在较低水平,可能是ATTR-CM治疗的最优策略。

本研究的临床价值在于:1. 证实临床常用的生物标志物NT-proBNP和hs-cTnT是ATTR-CM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可简单便捷地辅助临床医生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2. 证实氯苯唑酸治疗可降低外周血NT-proBNP和hs-cTnT水平、降低病死率并延长EFS,研究结果为应用氯苯唑酸治疗ATTR-CM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之处在于:受限于ATTR-CM发病率低、个体差异大、生存时间短等因素,难以开展大样本前瞻性随访研究(包括回顾性收集联合前瞻性随访)。

解读专家简介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医学院“名医体系”专家成员,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研究方向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新成员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机制和转化应用。以通讯或一作(含并)发表SCI论文32篇,总IF 354.469,他引652次,1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学术专著2部。1项成果被美国生理学会(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授予杰出贡献奖(Distinction scholarship)。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各1项。

参考文献:

Silvia Oghina, Constant Josse,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 Levels i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thyretin Amyloid Cardiomyopathy and Their Evolution after Tafamidis Treatment. J Clin Med. 2021 Oct 22;10(21):4868.

BREAK AWAY

ATTR-CM患者左房功能评估:及早识别“左房电机械分离”

2023-05-10

ATTR-CM患者左房功能评估:及早识别“左房电机械分离”

2023-05-09

学术研究 | 99mTc-PYP显像老方法新用途:ATTR-CM的早期诊断

2023-03-24

ATTR-CM流行病研究基金 | 心脏淀粉样变诊疗国际交流研讨会

2023-01-04

野生型ATTR淀粉样变患者的性别差异:来自THAOS研究的启示

2023-01-03

全球最大ATTR淀粉样变性患者纵向观察性研究THAOS研究结果

2022-12-01

ATTR-CM的流行病学特征:日本熊本地区心脏淀粉样变调查

2022-11-02

ATTR-CM流行病研究基金—评审会成功召开

2022-07-25

ATTR-CM流行病学基金—项目盲审入围名单出炉,15份优秀方案进入最终评审!

2022-07-06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电话:0512-68295918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