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一种刑事犯罪,根据侵犯的情节和后果轻重不同,判决时间也不同,通常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罚。

【法律分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触犯刑法,要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罚标准主要与罪行的性质、生产、流通和使用的手段、数量以及对他人利益造成的危害等情节的严重程度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情况下,被定罪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罚,并可以处以罚金

但是,如果该行为情节较轻或者没有造成明显损失,可能会被判处缓刑或者轻罚,例如警告、罚款等。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严重侵害了公民个人权益,也有可能会被判处更高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