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6月13日)公布输入外劳安排,不少内地的小伙伴们都表示很感兴趣

至于工作怎么申请?现在具体细节还没有出来。而港府(14日)继续阐述输入外劳相关安排,大家不要错过重要信息——

逐季派出名额

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今日在电台节目进一步称,现时建造业及运输业输入2万劳工名额,估计只占欠缺劳工的一半,政府会逐季派出名额,每半年向劳顾会报告一次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伟纶说,过去几年清楚显示,香港出现结构性人手短缺,以建造业为例,估计缺少了数万人手,因为香港未来几年有三铁三路工程,同时亦推展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填海计划。

黄伟纶说,政府会有小组负责处理建造界及运输界的输入外劳申请,港府会以一季一季的方式处理,预计首季会先处理数千个名额

香港缺人的地方还很多——

酒店业主联会调查显示,业界欠缺9,000多名员工,空缺最多的工种是房务部,其次是餐饮部及前台部。随着未来4年将有新酒店落成,欠缺人手将会增至1.2万人。

联会表示,酒店长期人手不足,员工工作压力大增,长远会影响服务质素,以至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建议港府设立特别计划,便利业界输入外劳,补充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计划下,外劳薪资沿用现有安排,不得低于本地同行业中位数,然而未必每个行业都有完整数据,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称需与建造业界“磋商”。

黄伟纶今日解释,其实有一些工资计算方法一直都有做,而且社会普遍接受,政府统计处资料固然是参考水平之一,强调无论如何商讨,最后决定权都在政府身上,但政府会广泛采纳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输入司机方面,黄伟纶说,理解市民对安全的忧虑,强调这类司机在港亦要考取小巴或巴士牌照,在港接受10多个小时训练及职前培训,符合要求才可提供载客服务。

黄伟纶强调,政府仍然坚持本地劳工优先,输入外劳只是补助性,并非永久性。

并没有绕过劳顾会

而输入外劳自然使本地人担忧“饭碗被抢”,还有关注劳工权益的立法会议员批评政府公布的行业输入劳工计划,绕过劳工顾问委员会的监管。

对此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说,不存在绕过劳顾会的问题,因为输入劳工的大方向是由行政会议决定,例如运作了四分一世纪的补充劳工计划,也是经行会定下,再交由劳顾会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玉菡

孙玉菡说,会每半年向劳顾会汇报行业输入劳工计划的进展,劳顾会也可以监察到情况。

至于港府优化补充劳工计划,容许26个低技术工种可以申请输入外劳,雇主也要按程序做,以证明本地欠缺相关技术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指出,随着社会变迁,现时任何行业都人手短缺,相信市民逛街、外出用膳都会感受得到。

他认为有一个执行细节仍有商量空间,即到底上述计划的输入劳工申请,是一批一次过申请,还是逐个个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