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分路段分时段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作为绿色出行工具,一直受到国家的鼓励。由于出行方便且价格便宜,很多城市的电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与此同时城市的道路基础建设却没有完全跟上,导致很多城市的电动车问题不断,交通拥堵、事故增加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交通管理部门。

问题虽多,但如广州市这般一限了之的解决办法实在是下下策,很多汽车车主对这一管理措施拍双手赞成,但这些车主有没有想过,真要限行电动车了,你以为的交通拥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吗?

据数据显示,广州市注册电动车322余万辆,实际保有量估计在500万辆左右。为了方便出行,这500万被限行的电动车驾驶人有没有可能去买电动汽车或者燃油汽车出行呢?我们少算一点,就拿其中五分之一的人会购买来算,意味着广州市的汽车会增加100万辆,那么到时候交通会更顺畅还是更拥堵?不要说买不起这种话,豪车好车买不起,但几万块钱的代步车,在可以分期付款的情况下,买得起的人多了去了。所以靠限行电动车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祖宗早就留下了治世名言“堵不如疏”。对待电动车管理,应该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首先,根据国家规定的路权“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排序,在一些有条件设置单行道的路段尽量设置单行道。而对于一些过于狭窄的路段,应该设置非机动车路段,让机动车绕行。

其次,加大对电动车的处罚力度,特别是罚款力度。电动车违规违章后,应该第一时间扣留电动车,除了罚款,还要强制自费参加交通法规学习一天,否则将电动车无限期扣留,到法定时间还未来取的车,组织确定时间统一拍卖。这样可以有效震慑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扰乱交通秩序的人,其实很多时候交通拥堵也好,交通事故也罢,都是这部分人引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所有电动车必须购买交强险,当然,费用会比汽车低,这样可以达到发生事故后有一定赔偿的基本保障。

所有该有的管理措施到位后,对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也必须提出要求。老旧城区改造工程中,必须对非机动车道规划有一定要求,对于新建城市道路,更是要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对于一些较难改造的路段,完全可以考虑撤销绿化带,将其改成非机动车道,而城市绿化的任务可以转移给小区花园以及政府公共花园承担。

拿广州举例,不管是地铁还是公交车,高峰时哪趟不是人挤人?如果让骑电动车的也全部使用公共交通,就问你公共交通能不能消化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不管是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基本上都达到了城市交通的承受上限,而电动车是较好的调节之一。政府应该想办法管理好,而不是用最简单粗暴,同时也是最不好的一限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