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位特殊的副总理,至今让人印象深刻,他便是被誉为“农民副总理”的陈永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这位一生信奉毛主席,并且身体力行地将自己奉献给国家和人民的好总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他油尽灯枯的时候他却依旧还念着党和人民。

留下一份遗嘱后,一捧骨灰消散在老家,落叶归根然而陈永贵去世16年后,他的儿子却苦涩地说道:其实我爸爸的遗嘱是改过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农民翻身把歌唱

陈永贵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刨食,看天过日子,遇上灾年难年,活下去都成了奢望。所以陈永贵从小就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农民,从会走开始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跟土地奋战,似乎是早早预示了他辛劳的一生。

当时的中国亦是处境堪忧,1914年,时值民国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年,民国刚刚成立,内有社会动荡不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社会环境之下,陈永贵全家忙碌一年,也就勉强填饱肚子,但天有不测风云,二十世纪初,山西更是遭遇了一场大旱,对于本就是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大旱之下,庄稼颗粒无收,吃饱饭都是奢求的家庭,家里更不可能有余粮。为了一口吃的,不得不四处奔波,出于无奈,陈永贵一家逃荒到了大寨村。

时值天灾,大寨村的情况也不比原来村子好到哪去,庄稼是种不成了,只有做苦力挣钱才能有上一口吃的。但是那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做苦力都找不到地方了,全家吃不上饭已成常态。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陈永贵的父亲就那么离开了人世,当时的陈永贵还未满十岁,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了,生存的压力便来到了年少的陈永贵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当时的陈永贵充其量来说也不过是个孩子,又能做什么,为了活下去,他去给人富裕一点的家里做长工,不求工钱,只求能换口饭吃,只求能活下去,总算是有惊无险的长大成人。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吃不上饭的经历,长大后的陈永贵十分勤奋,不管什么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终于在大寨村站稳了脚跟,收入也能维持日常生活开销。

1941年,26岁的陈永贵终于成了家娶了媳妇,在当时那个年代,同样岁数的人都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最大的已经可以算作是家中的劳动力了,所以晚婚的陈永贵对妻子倍加珍惜。

彼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寨村地区也免不了炮火的波及。日本人侵犯中国,为了彻底的吞并和掌控中华民族,他们在中国本地推广了华人政治统治、文化奴役和经济掠夺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百姓终日想的都是吃上饭,为此奔波。生存都是问题的年代,读书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陈永贵当时对社会的认知也十分有限。

1942年,陈永贵被推选为大寨村的伪维系会代表,为日军做事,这肯定不是什么光彩的位置。受到当时形势影响,陈永贵为了活着只能被迫选择任职。对于此时的陈永贵来说,生存是他最大的理想。

陈永贵坐上了这个位置,站得高看得远,他终于认清了现实,原来自己竟然成为了一个“汉奸”。他悔恨不已却不得其法,挣脱不得,在被要求执行任务中,他也知道了日本人真正的目的。

陈永贵尽管不识几个大字,但知道什么叫礼义廉耻,他并不想成为日本人的“走狗”,更不想为祖辈蒙羞,不然子孙后辈将永远抬不起头,也对不起那些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同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他无法摆脱这个身份,既然无法摆脱,那他就好好利用。自我认知明确过后,陈永贵经常利用自己的职务,来帮助当地老百姓逃脱日本人的迫害,因此遭到了宪兵队的抓捕,丢掉了职务。

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举国欢庆,陈永贵欢欣鼓舞却没有想到这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给日军做过事,免不得被人诟病,好在他前前后后也帮助了不少人,才洗脱了他的“罪名”。

“种”出的荣誉

也算是苦尽甘来,当时土地改革,辛苦了小半辈子的陈永贵,也分到了土地和牛羊,还有一间房屋,真正意义上的翻身做主人。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了解到了政府,了解到了共产党,了解到了毛主席。

陈永贵有了自己的土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希望可以改善当下的生活,物资上的满足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他很感谢这个分给广大农民土地的人或组织,也开始学习进步,找寻精神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永贵看到了毛主席早期写过的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那朴实的文字却有着震耳欲聋的声音,给了陈永贵很大的启发,也由此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毛泽东思想的种子。

陈永贵干活实在、勤奋,他种的庄稼总是村子里收成最高的那几户人家之一,不仅自己收成好,他还积极帮助其他村民,带领全村村民克服重重困难,也成了大寨村的骨干之一。

经过重重考核后,在1948年的时候,陈永贵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同时也被选为村生产委员。

当时,我国正在经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虽然有了土地,但是收成上不去,就等于吃不饱肚子,陈永贵的家乡也是一样,土地虽多,但是大多都比较贫瘠,导致粮食产量也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降大旱,陈永贵就带领着大寨村的村民从山下挑水,用肩膀挑上来的一桶桶水,救活了地里的庄稼,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彼此扶持,促进了所有人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也提升了上去,战胜了这次的自然灾害。

1952年,陈永贵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同时也担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土地上充分发挥自己,带领当地的人民一起来种地,可以将更多的荒地,改变成可以种出粮食的好地。

1959年间,很多地方都在大旱,土地收成很受影响。没有水源灌溉,庄稼下地之后存活都十分困难。陈永贵所在的大寨,受灾也很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地里的庄稼能够存活下来,陈永贵带领着村里的村民们一起,去远处的河里,用扁担一担一担地挑水种地。虽然辛苦是很辛苦,但是村里的村民积极性都很高,大家都在共同努力。

水源解决了,但是山上可用来种植的土地少,那就开荒,他们从山下往山上挑土,仅仅靠肩上的扁担,一次又一次的来回之后,山上多出了许多可用来种植粮食的土地。

大旱过后,天灾并没有就此节数,暴雨紧随其后,大寨村也遭遇了最为严重的一次打击。村民的房屋、田地被大水冲毁,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村民都伤心不已,仿佛连生活的希望都快失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永贵没有因此而消沉,天灾很可怕,但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句老话,人定胜天,环境很恶劣,条件很艰苦,人还在,希望就还在,只要还活着,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在陈永贵的积极引导下,大寨村的庄稼收成很好,他和乡亲们一起,始终对土地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共同度过了那段艰辛的岁月。

陈永贵因此获得了省里面的表彰,村民们十分高兴,也打心底里尊敬陈永贵,也没有人再直呼他大名,都亲切的称呼他陈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永贵也没有因此而自满,他经常对村民们说:“什么书记不书记的,我就是个农民,种好地就是我最好的本事了”。这个祖祖辈辈都在黄土地里刨食的庄稼人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种地还种出了荣誉,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在那个大部分村子都还没有从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的状况中走出来,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时候,陈永贵已经带领着大寨村的村民实现了增产增收,但是他不满足于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永贵忘不了小时候吃不上饭的日子,他觉得不能自己吃饱饭了就忘了其他村子的村民,陈永贵积极帮助周边村子,传播经验,帮助建设村庄,陈永贵的名字也因此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农民总理

1963年底,陈永贵接受邀请,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经验,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将毛泽东思想融会贯通,将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场下的听众当中,坐着一个老乡观众:作家赵树理。赵树理在听完了陈永贵的发言过后,心情十分激动,他说:“真的,他一句没提到毛主席,但是他讲的每件事,都透露着毛主席的智慧思想,我是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永贵的事迹流传的越来越广,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说后例行外出视察时首选了山西。1964年3月,毛主席见到了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全面了解到关于陈永贵的事迹之后,十分高兴,更是对陈永贵表现出了高度的赞赏。

同年,陈永贵受到中央邀请,参加了全国的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也是在这一年,陈永贵不仅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毛主席,还受邀参加了毛主席的生日宴,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

这次的生日宴给陈永贵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的和蔼可亲,更是让他激动不已。在饭局上,他们一起聊了很多话题,宾客皆欢,还留下了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人们,更是对这些劳动模范进行了表扬和赞叹。毛主席也欣慰地说道:“在工业上,我们要学习大庆的精神。在农业上,我们要学习大寨的精神”。

陈永贵的名气越来越大,职位也随着水涨船高。从开始的大寨到昔阳,再从昔阳到晋中,后来又更是做到了山西省副书记的职位。

1975年1月,陈永贵前往北京开会,周恩来总理找到了他,也向他转达了一条组织上的任命通知:任命陈永贵为国务院副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着实把陈永贵吓的不轻,最后也是感谢组织的信任接下了这个任命安排,但是他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那就是:“不迁户口到北京,也不要国家给他开工资”。

陈永贵是一个地地道道、本本分分的农民,靠种地种到了国家副总理的职位上,听着就是天方夜谭一样,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从来不会因为职位高了就忘记了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忘记自己农民的身份,严于克己。

时间长河的洗刷谁也逃不过,1980年,陈永贵已经是年满65岁的老人了,工作上也渐渐力不从心了,在副总理的职位上工作五年后,他选择辞去了副总理的职位,不“占着”位置耽误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辞职后的陈永贵身体状况十分不好,向组织请求回到山西老家颐养晚年,但最后陈永贵因为查出身患肺癌,住进了医院,年事已高加上医疗技术有限,所以陈永贵的情况很不乐观。

陈永贵知道自己已是油尽灯枯,命不久矣,让妻子整理财物,总共收拾出了8000块钱,这是干了5年的国务院副总理攒下来的8000块钱 ,5年,只攒下了这么多。

陈永贵还坚持立下遗嘱:“我想死在家乡,希望国家能够安排,你把这些钱全部交了作党费,就当作是我感谢党和国家照顾我,感谢毛主席的恩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嘱立下了,可是妻子却十分不愿意。陈永贵的小儿子快要上学了,家里却连学费都凑不出来,最后的8000块都上交做党费的话,孩子还读书吗?

陈永贵听完后略显无奈,他也深知孩子不能不读书,不能没有文化,于是听从妻子的话修改了遗嘱,拿出了其中的3000块钱当做学费,其余的依旧还是全部交了党费

从一个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这样的跨度不所谓不大,但是陈永贵依旧没有忘记自己农民的身份,依旧坚守自己的底线,从不逾越,不忘初心,人民也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