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很忙,很多事情都在变动中。

在不断地变动中,读了毛姆的《寻欢作乐》,书名出自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中托比的一句台词:

“你以为自己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寻欢作乐了吗?”

这个看似有些贬义的词,在毛姆这里其实有些褒义,因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

小说中罗西的形象,是根据毛姆青年时代的恋人而塑造的。毛姆年轻时曾爱上了一个美貌女子,后来虽然中断,但是毛姆多年后一直未能忘怀。

“寻欢作乐”这个词几乎贯穿了罗西的一生。不论是早年在黑马厩镇,还是之后去到伦敦,她丝毫都没有压抑自己对爱和快乐的欲望。

罗西原来是一个酒店的女招待,她从不隐晦自己的低微出身,举止之间毫无矫揉造作的习气,与德里菲尔德(罗西的丈夫)世故的第二任妻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她每天活跃在餐厅、剧院、公园、画室、茶会,兴致盎然地享受各种人生乐趣,身边从不会缺少倾慕者。

故事的叙述者阿申登,原型其实就是毛姆自己,也同样爱慕罗西,是她众多的情人中的一个。

要是你不时常找点事儿乐一下,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意思了,这是罗西常常挂在嘴边,笑着回应阿申登的话。

罗西的笑,永远是那么纯粹,天真,让阿申登一直很动容。

可是,当她喜欢一个男人,她会毫不犹豫和他们发生关系,这让阿申登很愤怒和嫉妒。

罗西还面带微笑地安慰阿申登:“ 为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和妒忌是很傻的。干嘛不为你所能得到的高兴呢?有机会就该尽情玩乐。不出一百年,我们全都死了。到那时还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而且她直言:我就是这样的人,你可不要苛求。这出自于她的天性,是她想让自己快乐,也想让爱人快乐的天性。

即使罗西失去了最挚爱的小女儿,遭遇了最沉痛的人生打击,她也是本能地用最简单、最浓烈的快乐为自己疗伤,在快乐中寻求生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罗西不是一个忠于老公的爱人,不是老公的贤内助,更不是人们期待中的文坛泰斗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对于成为这样的女人,罗西丝毫提不起一点兴趣。

她从来无意于成为人们期待她成为的那种女人,她只想成为她自己。

让人意外的是,德里菲尔德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都是和罗西生活时写出来的,那些作品中有着后期作品再也找不回来的活力。

在《寻欢作乐》的人生中,罗西不仅让自己活得开心快乐,更像一颗始终散发柔和光芒的星体,用快乐感染了身边的人。

那种生命力和感染力,绝不是装腔作势、蝇营狗苟的生活方式能够具有的。

当然,盲目推崇享乐,甚至给身边人带来伤害的话绝对不值得鼓励。但是,如果在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前提下,每一个人都有资格问自己:

我是不是幸福,是不是快乐,是不是满足?

而置身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中,每个人都要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忠于什么,选择为谁而活,选择成为怎样的人,好像是我们每个人这辈子都逃不开的课题。

忠于任何人,都不如忠于自己;为任何人而活,都不如为自己而活;成为怎样的人,都不如成为真正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