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三村,地处海曙西平原,村委会驻车家,辖车家、乌柏树下、唐家、下周漕、何刘、何家、石桥、孔家桥、林家、钱家、克柱王、上车家、如意耷12个自然村。该村由原车唐与林家两村合并,以两村间的一个寺院"龙三寺"命名。龙三村走访完成后,古林镇所辖的所有村庄已全部走完(除了几个自然村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三村,民国二十五年(1946)9月属锡东乡.1950年5月属象南乡;在合作化初期曾建立五一、五星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合并为永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隶建丰乡;1958年10月为鄞钢(鄞江)公社蜃蛟大队(管理区)五一、新民、前丰耕作队,1961年为蜃蛟公社五一、五星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蜃蛟乡车唐村、林家村,1992年隶属古林镇;2004年4月,2村合并为龙三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三村文化礼堂,2019年底,全市首家村级气象科普馆“农耕气象馆”在龙三村文化礼堂开馆,并成为了第二批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家自然村,唐姓从梅园建岙迁来,以姓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家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家老墙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家石库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家110-122号民居,民国建筑,坐北朝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厢房以月洞门为界又分南北两进,南进面阔三间一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厢房北进面阔四开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家自然村,以姓得名,河南岸为唐家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家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家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家老宅,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门楼、东西厢房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车家自然村,村民主姓车,清时从下车家迁来,因地处下车家之上,故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自然村,又名洪家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金房民居,民国建筑,主体坐东朝西,由前中后三进建筑及南北厢房构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金房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金房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鹅卵石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金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金房东面院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家金房东面院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家自然村,村中林姓,明时从横街镇林村迁来,以姓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家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家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意耷自然村,村中陈姓,540年前从上陈迁来,取名如意耷,寓有吉祥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意耷河边古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意耷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眼桥,清代建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联桥(跃进桥),一桥两名,为一座单孔石质平桥,位于三眼桥西南侧50米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在“三普”资料上说是“四眼桥”,我在附近几个村里问村民“四眼桥”在哪里,结果没有人知道这附近有“四眼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侧桥额为“跃进桥”,北侧桥额应该是“四联桥”吧(我看第二字像是“联”字),落款为"一九五八年三月茂林、新华、五一、五星四村联合重造"。这是四村联合建造的,应该叫“四联桥”比较合适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家桥自然村,村中的方姓从横街镇象南村方家车迁来,戴姓从古林镇戴家村东戴迁来,村以桥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新桥,一九九七年三月,车唐村建。据村民介绍,这桥就是“孔家桥”老桥旧址,如真是“孔家桥”改建的,不应该改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家桥自然村老宅门楼,阳面门额为“居之安”,阴面门额看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家桥自然村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家桥自然村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柏树下自然村,100多年前,村里有一棵很大的乌柏树,能覆盖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几户吴姓人家,故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柏树下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柏树下自然村沿河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柏树下自然村吴氏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柏树下自然村吴氏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房子原来应该是村里的大会堂或是仓库,上为“五角星”,建于1969年7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家石桥自然村,村东边有一座石桥,以姓和桥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家桥,位于何家内港河的东端,为单孔平梁石桥,现桥已重修过,不知原桥栏在何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家石桥自然村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周漕自然村,以方位、姓及地理位置(漕嘴边)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周漕勤房民居,民国建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周漕勤房民居,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房和厢房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刘自然村,以何、刘2姓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柱王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家桥和下周漕菜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碑上的四个字,只有最后一字能看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宁波市地名志》、《全国第三次普查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