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sir新媒体,专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以及个人品牌IP打造、情感、婚恋、美文创作与分享,知识进阶,各类学习课程应有尽有!

公元1056年,大宋宫殿的守门官对着雪夜发呆。突然,急促的敲门声把守门官惊醒,“我是开封府王素,有人要造反,我要见宰相!”守门官跑向宰相文彦博报告,文彦博说:“等天亮了再说。”

第二天早上,王素说有京师禁卫告诉他都虞候要作乱。刘沆主张逮捕都虞候,加以审理。

文彦博把都指挥使许怀德叫来,问都虞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许怀德说他可担保都虞候不会谋反,文彦博说:“那么这事是禁卫有怨仇,诬告都虞候而已,应该立即把这禁卫杀了以安定众心。”于是请刘沆把案情做个结论,把禁卫在军门前斩了。

有禁卫揭发都虞候要叛乱,这使得三位宰相不得不怀疑此起叛乱是否另有图谋。刘沆主张逮捕都虞候,其原因是,既然是叛乱,应当速战速决,以免叛乱扩大。

文彦博首先想到的是分辨叛乱的真假,他听从许怀德的话后,认为叛乱是假,不加详查,杀死禁卫。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记载:“知开封府王素夜叩宫门上变,不使入;明旦言,有禁卒告都虞候欲为乱。沆欲捕治,彦博召都指挥使许怀德,问都虞候何如人,怀德称其愿可保。彦博曰:“然则卒有怨,诬之耳。当亟诛之以靖众。”乃请沆判状尾,斩于军门。”

文彦博的做法有几个原因,.如果听刘沆的建议逮捕都虞候,不管他是否有谋反之心,都会被迫谋反,到时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个紧要关头,文彦博显然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详细调查此事,而平息此事才是最要紧的。

许怀德应该是可信的,他是该都虞候的上司,既然他说该都虞候不会谋反,文彦博没有怀疑的理由。如果连许怀德都不可信,那问题就大了。

.杀死禁卫,可安抚该都虞侯,即便他有谋反之心,也不敢轻举妄动。将此事化小,有利于快速稳定人心,反倒是大动干戈,对朝廷不利。

可见文彦博在短时间内就将利弊分析的很透彻,并且快刀斩乱麻杀掉了来报信的禁卫。

当时此事发生的背景是,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宋仁宗病重,在宋仁宗病重之际,宋仁宗没有子嗣,是以许多人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文彦博的做法是对的,至少在那个关头不能引起动乱,也不能把事情搞大,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宋仁宗醒后再说。

在仁宗生病的这些日子里,京师吏民担心害怕,靠文彦博、富弼老成持重,众人的心情才得安宁。

刘沆在宋仁宗病愈后偷偷告诉仁宗说:“陛下身体不好时,文彦博曾擅自诛斩报告谋反的人。”

文彦博听到了后,把刘沆的判词呈给宋仁宗,宋仁宗的疑虑才消除了。

谨慎细致、冷静机智、行事果断的工作作风,使文彦博在政治的旋涡里伸展自如、游刃有余。

文彦博是北宋中期政坛上一位重要的大臣,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50余年。

他亲历了北宋中期一系列事件:宋夏战争、庆历新政、王则之乱、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

文彦博本人性格豁达、谦和卑逊、敬重德行,为官期间能够有所作为,努力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付诸实践,综观其长期的为官生涯,他是以积极的身姿活跃在北宋政坛之上的。

文彦博的过人之处,不仅体现在他处变不惊、机智果断,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做人处事上,一应以公家利益为上。

他没有结党营私、挟私以重,或是报复或是打击,而是不断提携新进,团结众人,使人感觉他做人有人情味,做事有公平秤。

文彦博任益州太守时,曾给仁宗宠爱的张贵妃送过“灯笼锦”。御史唐介以“结交宫掖”之名,参去了文彦博的官职。可后来文彦博又恢复了宰相。

数年后,当有人向皇帝提出起用唐介时,文彦博却不计前嫌,主动向皇上推荐了唐介,这份心胸令人赞叹。

文彦博从小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灌水取球》故事讲的就是文彦博小时候依靠智慧,将掉到树洞中的球取出来的事情。

一次,他和几个同伴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个树洞。同伴们趴在洞口伸手摸球摸不到,用棍子到洞里拨球也够不到。

大家正在焦急时,文彦博想出了个好办法,把水灌入树洞中,水满而球浮出,可见小小年纪的文彦博就已经很聪明了。

参考资料: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十三·文忠烈公彦博传》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七·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