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印度官方爆出了一个惊天大料,中国知名科技企业小米在印度可能面临一笔高达48亿人民币的天价罚款,要知道之前印度中央执法局已经从小米的银行账户中冻结了超过555.1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48.1亿元),这次通知或意味着上述冻结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入乡随俗也逃不过这抬手一刀

而罚没的理由就是小米在印度的公司“违规”向国外转移利润,正应了那句互联网名言——印度投资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小米作为印度的知名外企,10年来在当地建立了七座工厂,创造了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手机市占率一度达到了印度的第一名,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不可谓不大,为什么最后会招致杀鸡取卵的下场呢?

印度不只针对“中国企业”

首先这里要给印度政府说句公道话,印度在打劫外资这块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企业,单从48亿人民币的体量来看这根本不算什么,因为面对欧美资本的时候印度同样是重拳出击,而且金额每笔都不比小米这次的小,从做饮料的可口可乐到玩电信的沃达丰,从炼钢制铁的浦项到流水线鼻祖福特,我不管你到底有什么背景和势力,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卧着,在印度半岛这一亩三分地只要我印度政府说个数,就没人敢说个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沃达丰在印度被罚了上百亿人民币

相比为了收税而修改法律的沃达丰,我认为印度对可口可乐的打压堪称教科书级,甚至已经脱离了“依法纳税”的范畴,因为早在20年前人家印度官方就知道要玩舆论战,作为一款碳酸饮料,我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东西在印度会农药超标,难道印度的可乐是从水果里榨出来的?2003年的时候印度可乐农药超标的新闻可是传的满世界沸沸扬扬,在国内也是上过热搜榜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门打狗要秘方

最绝的是印度把可口可乐的口碑搞臭了以后转头就开始索要可乐的原液配方,名其名曰配方检验,理由是你不给秘方我怎么知道你的农药残留到底是超标还是没超标?天呐,原来印度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是靠产品的化验抽检,而是靠审核配方,那这跟郑人买履有什么区别?从此印度政府一战成名,其“莫须有”的罚钱手段给所有的外资企业都上了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叫真正的官方抹黑呀?

2004年,英国《卫报》曾报道在印度一个叫Chattisgarh的邦内,农民使用可口可乐作为杀虫剂,而且据说效果不错,看来“可乐里面含农药”的梗在印度已经深入人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号称舆论战鼻祖

其它国家抵制可乐的时候顶多也就是说碳酸饮料对牙不好,含糖量高容易肥胖糖尿病什么的,但人家印度直接的多了,宣传的是拿可乐当农药,颇有点当年外媒抹黑国产奶粉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人不信“高科技”

所以连可乐在印度都能变成农药,如今小米受的这点委屈还算事儿吗?沃达丰的26亿美元罚款珠玉在前,谷歌1.62亿美元罚款铺垫在后,人家印度玩的是真正的无差别攻击。罚小米只不过捎带手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来了印度也得扒层皮

不过这事也不能全怪印度,毕竟人家对待外资的态度在国际上早就是人尽皆知的状态,小米之所以敢继续投资印度本来也有赌的成分,面对14亿人口的大市场没人会不动心,高风险高回报嘛,万一莫迪总理的开放政策真落地了呢?但很遗憾世上没有两全的买卖,既然选择了荒蛮未开的“蓝海市场”,那么就要承担利润被关门打狗出不来的风险,要怪只能怪自己贪心不足,愿赌服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