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克明旧居原貌【来源:《现代住宅特辑》建筑师之家——PROF林沛德计划(具有现代最新防空设备的新形态住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克明旧居(左图:修复前;右图:修复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线形铸铁防盗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角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厅和饭厅自由流通的空间。

开创广州摩登住宅先河,代表上世纪30年代广州住宅建设最高水平

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也许不曾想到,在去世24年后,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回归到自己设计、建造、生活的旧居:

开创广州摩登住宅先河,广州近代花园住宅发展的典例,代表上世纪30年代广州住宅建设最高水平,见证广州城市近代化发展,岭南建筑大师罕有留存下来的私宅——林克明旧居在原貌修复后活化利用为林克明旧居陈列馆,今天举行揭幕仪式,未来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是广州市住建局开展的首个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项目,也是广州首个国有历史建筑免租金从事公益类事业的项目。

陈列馆既是小型博物馆

也是建筑教育、科普基地

林克明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开创者,拥有大批家喻户晓的杰作,如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现孙中山文献馆)、广州市政府合署办公楼、金声戏院、广州体育馆、广东省科学馆、羊城宾馆旧址(现东方宾馆东楼)、广州火车站等。

1935 年,林克明在今越秀北路 394号空地设计自建住宅。据负责修复旧居的设计师介绍,越秀北路是广州作为中国第一个市政城市,开启拆城筑路近代城市规划后开辟的城市道路,旧居就建于广州旧城墙拆除后的城基上,见证了广州城市近代化发展。旧居是林克明早期摩登建筑思想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林克明生平事迹和广州近代住宅有重要价值。

2014 年 1月,林克明旧居被公布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2014 年 3 月,被公布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020年3月施行的《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规定, 国有历史建筑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进行合理利用,租赁期限最长为20年。国有历史建筑从事公益类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可予免租金使用。

2022 年3月,市政府将林克明旧居免租给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广州继元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作公益使用,为期20年,之后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完成勘察、修缮及活化利用设计工作。是广州首个享受实施办法优惠政策的国有历史建筑。

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既是一个展示林克明生平、重要作品模型的小型博物馆,也是一个面向社区、市民、高校的岭南建筑教育、科普基地。

旧居是摩登建筑的重要代表

近代花园住宅的典例

什么是摩登建筑风格?广州上世纪30年代最高建设水平的住宅是怎样的?陈列馆里面都有些什么珍贵的史料?新快报记者带你先睹为快,一边参观展览一边跟着设计师来一次摩登建筑的导赏之旅——

越秀北路上的林克明旧居有着独特的圆弧大阳台,船舷式金属水平栏杆、转角窗。二层弧形阳台仅靠一根直径 180mm 的钢管柱出挑悬空,钢管里面填充了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墙表面主体为意大利批荡,底层辅以红砖墙(弗兰芒式砌法)及水磨石,所有窗户都装有精美的规则曲线形铸铁防盗窗。除了部分铸铁防盗窗,其他全是上世纪30年代的原物。

设计师评价道:“这就是那个年代时尚的摩登建筑风格和先进的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底层的架空空间当年作为车库使用,屋顶还有花园。步入首层室内,迎面就是客厅和餐厅,空间自由流通。

设计师认为:“上述这些正与现代主义运动的旗手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所提倡的‘新建筑五点’之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底层架空、横向长窗、屋顶花园的概念较为吻合,是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的典型体现。旧居是广州近代花园住宅发展的典例。”

除了外形、结构、布局的特点,你观展的一路上可以留意旧居的用材,“林克明旧居建筑用材非常丰富,可以称为当时建筑材料的小型博物馆,体现出当时广州住宅的材料特点与建造工艺。”设计师列举了这些不容错过的细节:

除了立面主体是当时盛行于欧洲的意大利批荡,首层为硬红砖,还有立面勒脚及入口台阶采用的 1930 年前后出现的水磨石工艺、门斗地面的马赛克、一楼的柚木地板、工作室地面的红色方阶砖拼花地面和踢脚线的红色方阶砖、负一层过道地面的大阶砖,大部分是原物保留。

■策划: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姗 文僖

■摄影: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