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隔半个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鼠头鸭脖”事件终于有了定论:

多部门联合执法,权威发声:异物不是鸭脖,就是鼠头,将对涉事企业及其负责人进行顶格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度陷入罗生门的鼠头鸭脖事件,真相大白。

其实,鼠头也好,鸭脖也罢,一看便知。

本来是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演变成了公共传播事件。

最后,还是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

真真不可思议。

这起全网关注的热门事件,十点君先简单捋一下:

6月1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便发布视频,投诉了学校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此刻,相关方承认错误,道歉整顿,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相关方接下来的操作,让人大跌眼镜。

食堂、学校说是查看了食堂的采购清单和监控视频,认定异物不是老鼠头。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经过一番调查后,也得到了结论:经过反复对比,该异物不是鼠头,就是鸭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魔幻的是,当时拍视频的学生,也出来澄清,是自己看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相关方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他们没有想到,如今是网络时代,网民的力量是巨大的。

这种明显偏袒校方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自此,这起事件由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转变为了一场舆论危机。

网友们觉得相关方是敷衍了事,甚至是在掩盖真相。

因为从异物的形状、颜色、毛发、牙齿等特征都可以看出来,就是老鼠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排牙明明晃晃的都在那,这不是把人当傻子吗?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了,早在2021年,南昌市监局就曝光过该校后厨进老鼠的问题。

网友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并给出公正公开的结果。

02

在舆论的压力下,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此事进行了重新调查。

但涉事鼠头在6月1号事发当天,就被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扔了。

好在,即使调查有难度,联合调查组还是查明了真相。

半个月后,也就是6月17日,调查结果终于公布。

通报称,调查组通过查看食堂后厨的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又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所拍照片和视频进行了专业的辨识,最终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讽刺的是,学校在第一时间迅速删除了之前发布的“确认异物为鸭脖”的声明。

目前,涉事食堂已被吊销许可证,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将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03

经过半个多月的纷争,一场“指鼠为鸭”的闹剧宣告结束,但关于此事的思考还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古有赵高指鹿为马,今有高校指鼠为鸭,值得我们去反思。

这起因为饭菜中有异物引发的社会的震动,揭示了我们在食品安全和监管领域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仅是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学校食堂饭菜卫生出现问题,学校应该义无反顾地站在学生这边,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而不是和食堂同流合污、隐瞒真相,明目张胆地袒护食堂这一方。

其次,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说起来还是被处罚程度太轻了。

只有加大了处罚力度,才能够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再冒着风险赚黑心钱。

学校是培养未来祖国花朵的地方,是培养人才摇篮的地方,学生的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餐饮企业,必须始终坚持道德底线,守好食品安全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这起离谱的鼠头鸭脖事件,给各方以深刻的教训和警示。

其实,事情发生之后,想要取证是鼠头还是鸭脖,并不难。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明知道是“鼠头”,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动用各种关系掩盖事实真相。

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最终惊动了省级多部门来联合调查,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鼠头事件只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颗小小冰山尖,但在网络化的今天,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指鼠为鸭的闹剧再次重演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站在真相的一边,告诉那些当代大大小小的“赵高”们,你们可以猖獗一时,但得意不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