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8年,在宦海沉浮半生的贺铸,遍历南迁北调,终于在五十六岁这年,彻底离开混迹了一辈子的失意官场。

在苏州盘门南十余里的地方,是今天的横塘街道,贺铸就在这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小小的住所。

晚年的贺铸缘何选择留在苏州?可能不仅仅是苏州的枕河人家治愈了颠沛半生的他,更是因为她挚爱的妻子长眠于此。“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他把对妻子的思念寄托给了苏州。

一个暮春的时节,词人看着窗外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天色将暮,他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要问他的闲愁究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当梅子金黄杏子肥,初夏的江南一带细雨连绵,我们就知道梅雨季节来了,因为“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这是特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所以称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源于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形成了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南宋永嘉诗人赵师秀写下了《约客》一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成熟的时节似乎就跟连绵不绝的雨就此再也无法分开。千百年来无数脍炙人口的的诗文记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他们无一例外的带来的都是愁怀满腹。

但是同为南宋诗人的曾几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在《三衢道中》里面,他写道: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就是今天的衢州市,在其下辖的常山县境内有个三衢石林。衢州在浙江最南端,与福建和江西接壤,有 “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有江郎山,药王山,烂柯山等自然景点;有至今依然蒙着神秘面纱的龙游石窟;有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的孔氏南宗家庙;有衢州烤饼,三头一掌等特色小吃。此外还有仙霞岭和廿八铺,它们曾出现于金庸的作品《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就是在此处救助恒山派一帮尼姑的。

《三衢道中》诗名的意思是在去三衢的道路上。那正是黄梅成熟的季节,天天都是晴好的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这首纪行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诗人一定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并且富于观察生活,因此才能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让他人一读起来就觉得欢快之情跃然眼前。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极具画面感。

曾几是因为和其他人不生活在同一时间段吗?还是因为诗人的心境不一样?以致于在梅子金黄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沉郁的连绵的雨,或者是晴空白云的心开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