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着旧工装,蹬上自行车,雄赳赳气昂昂走进钢铁厂,烧结、炼钢、轧钢……这是很多人对“杭钢”的第一印象。2015年,这位登场近六十年的“超级明星”宣布暂别舞台,经过8年闭关修炼,近日,杭钢旧址公园公共空间建成试运行,上一代人熟悉的“老工业遗存”,迎来涅槃重生。

全新的大运河杭钢公园位于拱墅区半山脚下,是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项目依托杭钢遗存的保护与改造,一期已于2020年6月开工,计划今年年底建成,二期已于2022年底开工,2025年底全面建成。

让人惊喜的是,焕发新生的杭钢公园,依旧是曾经的模样。对于能够反映老杭钢工艺流程的核心区域都进行了保留。走进公共空间的核心区域,一抬头就能看见两座巨大的高炉直冲而上,保持着“一倾如注”的姿态,俯视大地,在它们的面前是一块4.5万平米大草坪。裸露的钢铁、斑驳的锈迹遇上活力的绿色,仿佛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相遇,也让这里成为现代城市中独特的存在。

此前,面对等待新生的杭州钢铁厂,在拆还是留的抉择中,杭州决定将保留下部分工业遗存,采取局部拆除、局部更新的再生手法,让沉睡的建筑焕发活力。

“原先的钢铁厂内部旧有结构复杂,通过改造,将老厂房变成灵活可用的空间。比如我们把高炉改造成一个层高9米至12米的无柱大空间。”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辰祥公司董事长汪伟涛介绍,“草坪的北侧还有一个焦化厂,我们对炉体进行掏挖,以后可能会做成艺术展览。”

在建成的第一天,市商旅运河集团将国内广受欢迎的大型音乐节搬到这里,近万名音乐爱好者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相聚杭州大运河畔,沉寂许久的土地,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未来,如何让老工业遗存“二次营业”?

据悉,杭钢旧址公园公共空间拥有四周通达的地理优势和宽广平坦的空间环境,后续将引进新的业态,像设计酒店、酒吧、花园餐厅等。这里还会举办文化科技、艺术展演、设计展览、户外运动、潮流市集等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不断前来打卡。

园区保留下来的铆焊厂房、转运站、铸铁机房、推焦车等遗存,未来也会植入市民游客中心、艺术书店、休闲娱乐等功能。上方还新造约1.5公里空中连廊,将各个遗存进行连接,满足大众慢行、休闲、观光需求。移步换景,可近距离感受工业文化的魅力,实现不同的游园体验。

“希望让老钢铁厂与户外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年轻人集聚的活动,贴上潮流的新标签。”汪伟涛说。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