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反弹了,大家都很开心,但对某些投资者来说,就不开心了。

是谁呢?

就是那些在6月疯狂抢购债券基金的投资者!

有多疯狂呢?

一、储户都疯了

一、储户都疯了

自从本月各大银行宣布降息以来,有不少读者跟我咨询买点什么债基。

我就很纳闷了,现在这个时候肯定是要买股票类基金嘛,买债基是几个意思呢?

其实呀,降息只是一个触发因素而已,真正让他们买债基的原因是,今年以来,债基的涨幅不错!截止6月19日:

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涨了1.98%;短期纯债基金指数涨了1.8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现好一点的债基甚至今年以来的涨幅都达到2.5%以上了。

基民常常都是线性思维,他们会想,这才半年就2.5%,一年下来不得5%呀?而现在5年期存款利率才2.5%。

于是火速将存款取出来去买债基。

6月以来,有21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规模超过470亿。

不是说市场缺钱吗?看样子一点也不缺,只不过是缺信心而已!

而股票和偏股基金的募集就一塌糊涂。

然而,资本市场有一句老话:人多的地方通常都有坑!

二、债券风险正在聚集

上周,当高层宣布最近有多项政策稳增长时,债基就出现了普遍的大跌,尤其是中长债。

比如,7-10年国开债连着三天共跌 了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上把6月的涨幅全跌没了。所以那些在6月冲进来的基民全亏钱了。刚一进来就遭一闷棍!

这又不得不提去年11月的债券行情。

由于去年央行不停放水,导致市场利率不断下跌,所以债基迎来牛市。而另一面的股市则惨不忍睹。

于是大家就抛弃股市去买债了。

结果没想到11月刚买进去,就遭遇1%-2%的下跌,甚至有些债基和银行理财由于遭遇流动性危机,跌幅扩大到5%左右。

而股票这边却引来了不错的涨幅。

很多时候啊 ,投资者这就是这么愚蠢,总爱去买最近涨得比较好的东西。

但当他们发现涨幅良好时,通常都是去接盘的。

那会,不少读者咨询我,要不要把债基和银行理财卖了。

我说:这才跌多少呀?债基又不是用来做波段的,长期拿着,只要不暴雷是亏不了的。

果不其然,后来这些债基基本上都创出新高了。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跟踪全市场的中证全债指数的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拉长时间看,这只是一个小水坑,但身处其中的基民们早就慌不择路了。

所以我常常跟读者朋友分享的是:当你身处股市波动之中时,把你的视角放大一点,多看看长期走势!

现在的债基已经聚集一定风险了。为啥呢?我们可以看看十年期国债利率。现在已经非常接近去年11月那波下跌时的水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现在处于一个极值位置,一旦有什么好政策出台,或者经济有所复苏,又或者是股市有所上涨,那么国债利率就会上涨,于是债基就会遭遇回调。

政策发力通常会观察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下降到警界线时,说明经济有下行风险了,政策就会出手托市。

而政策出手之后,市场预期就很可能会转向。

去年11月不也是这样吗?防控政策优化后,债基立马就开始跌,而股市则开始涨。

三、短期看政策强度

三、短期看政策强度

现在股和债是跷跷板的两端,而短期决定两者走势的关键点就在于政策的力度。

如果力度很大,股市就会迎来强劲的上涨,如果力度适中,上涨就温和或者是结构性行情;如果力度不及预期,股市甚至可能再来一波杀跌。

而债券市场就跟股市反着走。

但是请注意,这只是说的短期走势。

从长期走势来说,股市会涨,债券也会涨。

如果你问我现在要不要赎回债基躲避一下,那我会让你回顾一下去年11月的行情。

当时很多基民就卖出了,结果现在创新高了。他们又追回来了。你说冤不冤?

债基的波动本来就小,为了一丁点的波动,没必要动来动去。

我现在只需要把中长债换成中短债就可以了。

咱们应对市场,不要用这么绝对的行为,而要用仓位来应对

比如现在股债比这么高,那么多配股票,少配债券就完事了。

如果股市跌,那就再把债券挪一点到股票上。

有债券在手,我还会怕股市跌吗?

而如果股市涨,弹性远大于债券,虽然债券上可能有一点小回撤,但股票上就给你赚回来了。

而且,债基长期拿着(只要不暴雷),年化收益率就是3-5%。没必要动来动去的。

最终,咱们的投资组合就能不断上涨,而且波动比股市小得多!这就是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四 、总结:底部信号明显

四 、总结:底部信号明显

判断股市底部的指标当中,有一个就是基民购买债基的火热程度。

如果大家都抢着买债券去了,那么你应该多关注股市,即便下跌也跌不了多少了。

比如,2012年,嘉实超短债份额从10亿翻倍到21亿;2018年底从43亿 增长到238亿;结果都迎来了不错的股市行情。

而且用这只债基观察市场情绪非常妙。因为里面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随着行情不断变化。

你可以发现机构和个人在底部和顶部的行为完全相反。

上周股市反弹,本周股市又软了,为啥?

上周一听说政策要救市了,大家就把预期打满了,对政策高度期待。

然而政策姗姗来迟,所以市场又开始摆烂了。

投资者大都是沉不住气的。十足像一个控制不好情绪的婴儿,只不过是一个巨婴。

这都要放假了,政策即便要发,也得等假期以后,大家还是好好过端午节吧。

另外,不要对政策预期过高,政策能推动的,大概率还是结构性行情以及适当的估值修复。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淡定一点,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正所谓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众号:睿知睿见!

上面的内容更丰富还做了分类,一起看财经,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