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公职人员,有人为了扫毒,青山埋骨;有人两次吸毒,保留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有网友举报,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农牧局公职人员杜某,曾因吸食毒品被包头市公安局处理两回,“第一次拘留15天,第二次强戒两年”,但是却没有被所在单位开除,仍在继续上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昆都仑区农牧局工作人员称,举报属实,“他不是公务员,他是事业编人员,当时纪委的处理结果就是开除党籍,工资降到最低,保留职务,保留公职就好了。现在就按普通干部使用。”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大家能平和正确地看待。

两次吸毒,还能保留事业编,还当普通干部对待,正常使用,这确实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想象。难怪有网友提出疑问:这是带薪戒毒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年初,电视剧《狂飙》大火之后,里面饰演毒贩的配角钟阿四被人挖出是歌星含笑,10年前曾经吸毒。含笑戒毒已经10年,还当过北京市戒毒形象大使,表现良好,但大家并没有包容他,没有给他机会。含笑被迫道歉,剧组也道歉,并删除含笑戏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给吸毒者机会,谁给那些缉毒烈士们再活一次的机会?

对于含笑事件,人民日报给出了八个字直接定调:一次吸毒, 终身禁演。演员吸毒后悔改,社会应给予宽容,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谋生,但不能出来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演员一次吸毒,终身禁演,公职人员是否应该参照演员的标准,一次吸毒,终身禁用?可以找其他工作,但不能在公职圈工作。毕竟,演员只是复出,而公职人员可是财政供养,花着纳税人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组织赌博,组织、支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予以撤职或者开除。”

公职人员杜某两次吸毒还能保留职务,如何面对那些流血流汗的缉毒民警,如何面对那些在禁毒中牺牲的缉毒民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缉毒警察牺牲人数,比普通警察高出4.9倍,因怕毒贩报复,牺牲后连名字都不能公布。相比之下,杜某比歌星含笑幸运,更比牺牲了却不能公布姓名的缉毒民警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吸毒人员的包容,就是对缉毒牺牲者的残忍。对吸毒零容忍,不应只停留在娱乐圈,公职圈更应如此。

事实上,公职人员吸毒就开除,早就有先例。2021年3月,湖南湘西永顺县对全县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毛发检测,一旦发现公职人员吸毒,开除公职。仅3月份,开除国家公职人员6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头别包容,公职人员吸毒不应如此“罚酒三杯”。

天下无毒,公职圈应参照娱乐圈,对公职人员吸毒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