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将勤俭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美德。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富民为先;而富民之本,在于节俭。

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下,许多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即用未来的钱支付当下的消费。

这种行为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一些产品如花呗、借呗、白条等也应运而生,促进了这种消费方式的发展。

然而,老一辈与如今年轻人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截然不同。

老一辈人在一个社会动荡和贫困的时期走过来,他们吃过苦、受过难,深知挣钱的不易。

正因为此,他们常常勤俭持家,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视为宝贝般珍惜。

他们将自己挣来的钱一分一分地存起来,用于最有必要的事情上。

如果用《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来平衡二代人之间的观念,征取有限度,使用有节制,那么财富自然就会逐渐充足起来。

可是在近日,广东一婆婆为省电费不让开空调,导致怀孕的儿媳中暑进ICU抢救,引发网友们对于省小钱花大钱的话题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炎炎,38度以上的高温来袭。

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恨不得背一个空调在身。

对于没有空调的角落都是难以忍受的。

但是有这么一位婆婆,想要省钱,拒绝开空调,让住在她们家怀孕20周的孕妇在高温环境下中暑,严重到呼吸困难,小便失禁,直接住进了ICU。

经过医生的不懈努力,孕妇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万幸的是保住了胎儿,对孕妇也没有造成其他的危害。

高温天气确实非常危险,特别是对于身体虚弱、易受热伤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这么热的天,家中有身体虚弱的孕妇,这个婆婆为了省电费,坚持不让开空调,最终的结果是救护车加上一次ICU的费用,都够抵交几年的电费了。

试想一下,万一严重的后果是,一尸两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高温天气和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我们必须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中暑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更不能为了“省一点电费”而不顾生命安全。

尤其是孕妇在孕期,更是要关注身体的情况,比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之下,需多喝水,多休息。

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开空调不是奢侈的行为,是一个基础的保障。

不能因为一点小钱,最后到医院里花更多的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让孕妇深陷危险时,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如孕妇、如老年人,亦是如此。

2022年有各大媒体平台有报道,老年人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在高温天气中,老年人容易出现中暑、热衰竭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热射病,给健康带来威胁。

扬州晚报有报道,一位77岁的张大爷,为了省钱,家里只有一台小功率的电风扇解暑。

一旦自己要休息,他还会将电风扇关闭后才入睡。

但是酷暑难耐,房间的温度又是持续升高,所以,他出门后,就晕倒在了马路上。

随后,他被120急救车送往人民医院急诊室接受治疗。

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他出现了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症状。

经过医生的诊断,他被确诊为热射病,此时他的体温已经升高至惊人的41摄氏度。

救治期间,医生表示,“如果热射病患者体温两小时不能明显下降,就需要借助机器设置体外血液较低的温度,血液通过外循环降温后再回输体内。”

值得庆幸的是,在医生的救治下,脱离了生命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医生的介绍,中暑是由于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表现。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等不同类型。

其中,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中暑类型之一,属于重度中暑。

热射病的死亡率可高达70%,是中暑中最危险的类型。

人的一生中,命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健康则是最为珍贵的财富。

忽略了健康,再多的钱也难以弥补其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省下来的小钱,可能会在未来花费更多的钱来置换健康。

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健康是无价之宝,必须谨慎对待并付出努力去保护。

而婆媳,被认为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

婆媳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属关系。

想起另一位奇葩的湖南婆婆,在儿媳坐月子期间,为了省钱,不给儿媳买肉吃,让她吃了12个南瓜。

就连这12个南瓜,婆婆给儿媳吃了,还心疼的掉眼泪,犹如儿媳吃了12头猪一般。

最让人心疼的是,丈夫站在自己母亲这边,觉得自己的老婆过于娇气。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因果轮回的事情,最终的定论还需要远期看。

看到这样的行为,很多人都感到无语和气愤。

正常来说,婆婆应该以关爱和支持儿媳妇为首要任务,而不是斤斤计较地节省开支。

这种行为不仅缺乏人情味,而且会伤害家庭关系。

我们应该鼓励尊重和支持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理解。

只有通过彼此的关心和合作,一个家庭才能真正地和谐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那些舍不得开空调的长辈,还有那些不愿意浪费食品的父母。

5月底,江苏南京一名男子私自清理了妈妈冰箱内20余斤陈年冻肉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他说,“我的母亲经常会购买新的食品并存放在冰箱内,导致冰箱里物品过多、有些已经存放超过一年半。”

“我母亲的冰箱里,每一天每一时刻打开都是满满当当,被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

“吃剩的馒头、炒菜,或者是已经烂掉的水果。只要开启冰箱门,那股浓重的气味就会扑面而来。”

“有一次花生、瓜子,过年期间购买的肉,母亲都省不得扔掉。”

每次男子劝母亲扔掉,她给的理由就是,“冰箱里的食物,是不会坏的。”

“为了避免母亲吃到不健康的食品”他私下清理冰箱。“我把20多斤的陈年冻肉,全扔了。”

这一举动当时在热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共鸣。

有网友惊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跟我婆婆同款,全家怎么劝说都没用,我们也只能偷偷处理,有时候还会引发争吵。”

“我每次扔掉招来一番争吵。但是看着冰箱里的冻肉、各种小布头、带冻的袜子,过时的衣服,旧毛衣上拆下来的线,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垃圾回收站。无奈...”

“我妈冰箱里有前年买的肉,就等着我们今年过年回家吃。”

“自从做过一次,我老妈再也不出门旅行了。”

“省小钱,花大钱住院,真不值当,有一点本末倒置了。”

“我也想这么干,可是我们家没人敢实操。”

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沉没成本,但如果你过于执着于节俭和精打细算,可能会付出远高于这个成本的代价。

所谓的“聪明”,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无益甚至有害,因为它会阻碍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在考虑沉没成本时保持理性,并权衡利弊以做出明智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勤俭节约的生活美德。

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没有必要的节俭同样会带来浪费。

换言之,过分地追求节约却失去了实用性,就是在浪费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勤俭节约的原则。这样既可以保持优良的生活习惯,又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从而达到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对于老人食品的储存和囤积,我们也需要与其进行长期的知识和意识培养。

年长者的我们也不能仅凭经验或习惯来存储食品,更应该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家庭生活中,避免浪费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资源的尊重和保护。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正确的储存方法,以确保食品能够保存得更加长久,并且不会影响到其品质和安全。

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过去的浪费习惯,合理规划用餐量和时间,避免过度购买和过期丢弃,实现节约与环保的双重目标。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用好的,用到它物尽其用为止,不是铺张浪费。而是让好物滋养生活,滋生出小确幸,是把属于自己的福气及时收割走。”

明智的消费需要有节制,而过度的浪费则是不可取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消费,避免无谓地花费和浪费资源。

同时,也应该注意节俭的方法和技巧,比如选择优质的商品、合理使用电力和水资源等,以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环保的目标。

总之,消费有节,节俭有度,才能实现更加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