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宏嘉公司参建的正龙红水河特大桥项目。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了2023年党建工作创新典型案例征集宣传活动评选结果,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路建集团宏嘉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嘉公司”)《“党员+”模式 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双提升”》党建工作案例入选工程建设企业党建工作最佳案例,成为全区3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实现了党建工作新突破。

近年来,宏嘉公司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员+”模式,围绕产业结构优化、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内钢结构品牌等中心任务,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项目攻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结合,团结广大职工群众,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双提升”。

以“敢”为先,高效助力生产攻坚

2022年,宏嘉公司党支部紧紧围绕控制性工程、保通车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成立了4支党员突击队,明确突击目标,将党建文化“软任务”转变为工作“硬指标”。

钢箱梁党员突击队聚焦项目需求,克服不利因素,从钢箱梁加工生产上“下足功夫”,带头优化图纸,紧密衔接下料、单元件拼装、主拼、焊接等各项工序,圆满完成多个“保通车”项目钢箱梁生产架设任务,赢得了业主的口碑与认可。

正龙红水河特大桥党员突击队抢抓天气推动拱肋焊接作业安全有序进行,同时严格把控质检程序,实现了产品吊装前出厂合格率100%,拱肋标高、管口误差均控制在毫米级别,实现主拱肋4毫米高精度安全合龙。

2022年,宏嘉公司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项经营指标再创新高,承揽钢结构业务达1.45亿元,同比增长246.7%;实现了钢箱梁外部任务零的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取得重要突破。

以“技”克难,科研力量再攀高峰

2022年,宏嘉公司正处于传统的模板生产向桥梁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迅速组建以党员为首的技术创新攻坚小组,依托在建项目,优化工艺流程,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改扩建工程大风江大桥的钢箱拱由宏嘉公司加工制作,近期,大风江大桥获评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第二批)。

受大风江大桥生产建设启发,在生产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的塔架时,宏嘉公司技术小组提出了对塔架H型钢立柱的施工改进工艺,要求将端头法兰板先期用机床加工铣过一轮,再进行组拼焊接。这个做法对比原本的先焊后铣,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以“人”为要,多举措提人才质量

“知道自己有差距,但是不知道如何提升。”这是宏嘉公司技能工人面临的困难。公司技能人才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保障。

为提高技能工人技术水平,2022年,宏嘉公司通过校企合作累计开展焊接技能培训4次,组织66人分别参加了起重机械、叉车、电工等特种作业操作培训,组织27人参加了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进一步提升持证技能工人的比例。宏嘉公司还开展2期焊接技术比武竞赛,组织优秀技能工人代表参加外部大型赛事,在全区职业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得焊接技能竞赛项目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2名,技能工人陈航国获评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度“崇左工匠”,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以“小”见大,“心”级服务显国企担当

为拉近党员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倾听职工心声,宏嘉公司通过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我与班子面对面”和“党员+微心愿”活动,以“心连心”“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及时收集了解职工群众对公司管理、党支部工作等方面的建议,促进内部沟通交流,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充分调动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参与公司的转型升级建设。2022年,宏嘉公司党支部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累计收集职工建言献策30多条,经过研究,目前已采纳落实20多条。

宏嘉公司以“党员+志愿服务”为抓手,联合属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关爱老人儿童、环境保护、爱心献血、春运服务、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服务受众达15000人次,获得崇左市山圩镇人民政府、管委会及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

此次成绩的取得,是对宏嘉公司党建工作成效的肯定。宏嘉公司党支部将在广西路建集团“路建红色同心结”党建母品牌的示范带动下,持续擦亮宏嘉公司“宏匠心·筑嘉业”党建品牌,不断丰富深化“党员+”内涵,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深厚、最持久的“软实力”。(刘小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嘉公司钢箱梁产品。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线党员为班组成员讲授焊接知识。广西路建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