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位女生在地铁上污蔑大叔,并在网上网暴对方,引起了网络的轩然大波,张薇不仅让自己被网络反网暴了一把,顺带也把所在学校带进了沟,她所在的四川大学更是被架在了火炉上,被迫面对汹涌的舆论。

事发两周之后,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早已厘清,但网上的舆论热度不减。被污蔑的大叔最终选择原谅,放弃了起诉,张某公开道歉,虽然被指缺乏诚意,但从法律角度来讲,她尽到了法律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大学从一开始的被动,到最后的处理结果,果然没有逃出网上的传闻。对张某的处理还是留了一手,没有一棒子打死。

6月21日,赶在端午节放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班前一小时,川大终于鼓足勇气,对社会公布了出来结果:考虑双方达成和解,本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张薇留校察看处分;对于她的党员身份,同样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另外通报称对保研接收过程做了核查,未发现有违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薇终于保住了自己现有的一切,同时也给她的档案中留下了一个污点。虽然留校和留党察看并没有被直接开除,但会被记入档案,相伴终身。

面对外界的舆论,川大显然心里没底,在微博的评论中,选择了精选留言。川大和当初张薇公开道歉时一样,知道这样的结果一定会有很多网友不会接受,同时也没有做好接受批评的准备。

从这方面讲,川大显然内心虚的一批。他们知道在这个事情上,法律后果以及处理意见,和这件事带来的影响,以及大家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批判和舆论相比,是不在一个层级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松了一口气的张某,其实事件的影响远没有结束。不仅在网上被各种人肉、爆料,她的过往被扒了个精光,连用人单位也不得不对她心存顾忌。即便是前两天有企业公开拒绝录用川大学生是一场闹剧,但显然整个学校的声誉已经受到了牵连。

客观来讲,学校给予的处分结果是适当的。作为一个985知名大学,自然不能被舆论裹挟而超出法律范畴处分学生,另外作为教书育人的学府,要以治病救人为主,而不是把责任推出校门了事。

在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中,留给社会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重建,基本道德底线的坚守,男女对立的社会情绪,人才培养机制都是需要改变的宏大课题。一个小小的事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应,也说明我们的舆论总体上缺乏宽容,充满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大家一直讨论一个话题,新闻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考。张薇的事件,显然已经影响到了大家对新闻人的印象,也给行业做了不好的示范。

对于川大来说,倒不用思考好不好就业的问题,而应该思考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最应该坚守的是什么?如果一个负责新闻传播的社会精英,竟然用如此的态度和视角打量社会,无论学校有多高的地位,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失败!

没有道德就没有未来,这既是张薇的命运,同样也是其他视平民如草芥者的精英们共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