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省报讯(记者施怡)家住仁和街道九龙村的余女士向“天天看余杭”报料,称在村子河道里看到了一团团粉色的“花花”,这些不明物体紧贴在河堤上。

出于好奇心,余女士凑近一看,不由得起了鸡皮疙瘩,这些团状物由一颗颗粉色卵状颗粒组成,密密麻麻的。拍下照片后,余女士拿回家给大家看,“我家里人一看就认出来了,这是福寿螺的卵。”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般生长在水质环境较好的浅水区,或是水生植物的杆上。福寿螺的个头比田螺大,是田螺的几倍以上,且尾巴的尖锥很短,显得更圆一些,壳也比较薄。

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万至5万粒。每年4月开始繁殖,6月至7月正是幼卵出现的高峰期。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人食用未完全煮熟的已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福寿螺后,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早在2003年,我国就将福寿螺列入首批侵入我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名录。

区农业农村局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派专人来到九龙村清理幼卵。“不仅是仁和,眼下正是福寿螺产卵高峰期,余杭多地的河道都发现了它们的身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福寿螺虽然危害大,但看到它们也不必害怕,福寿螺防治工作由各镇街委托保洁公司开展,统一受理电话:0571-89166528,市民可在工作日9:00-12:00、13:30-17:30拨打电话提供信息。

此外,还有人花钱大量收购福寿螺,统一进行回收处理。余杭区福寿螺收购点如下:

1.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地址:仁和街道东塘村鲁家湾41号,电话:86300436;

2.余杭连具塘农资店,地址:仓前街道连具塘35号;

3.余杭吴小红农资店,地址:仓前街道吴山集镇。

(来源: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网站)